返回第一章 随父进京(1)(第1/3页)  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1

    像抽了汁液的虫皮,河北定州清风店不远的荒郊野外,一条小路迷茫地伸向远方。

    小路两边都是庄稼地。晚秋的风翻卷着枯叶败草,没头没脑,在田野上乱窜乱扭。高粱c玉米秸杆无助地发抖;被刨过的花生c红薯地,蔓藤缠绕,被无情地扯在一边,大大小小的土坑杂乱得连一点点章法都没有。

    不远处,一对老夫妇,带着孙子,匍在地上,挥着小锄镐,翻找起漏的花生,找着一颗,小孩子高兴地叫几声,袖子上的青鼻涕再多几痕。风儿翻拣着他们单薄的衣衫,却把笑声带出老远。

    “隆隆隆隆隆隆”笨重的车轱辘辗地声,裹挟着汉子们粗重的喘息声,牲口嘶嘶长啸声,腾涌成巨大的声浪,由远及近扑面而来。

    几十辆独轮人力车队。打头的一辆车上,杏黄的狼牙镖旗,在风中飘忽。“玉永镖局”四字,时隐时现。

    脚夫们个个大汗淋漓,满面风尘,气喘咻咻,焦虑c饥饿和恐慌如闷雷在眉宇间滚来滚来去,最后随着尘土笼罩在脸上。他们时而转头回看,时而探头前望,眼角的余光左顾右盼。车子在手上歪歪扭扭,车轱辘难受得“吱吱呀呀”,车上载着厚实的牛皮箱,箱子被牢牢地绑在独轮车上。

    三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左右押护,逡巡吆喝。

    为首一位,年逾五旬,五短身材,两眼如点漆,左眉睫上一块明显的黑痣。他叫张德茂,是苏州玉永镖局的掌柜兼总镖师。

    另两位皆武师装束,提缰纠辔,紧随其后。

    精瘦短小的一位腰上盘着三节鞭,手中提着刀,硕大的脑门泛着青光。他叫曲守德,四旬上下,排行老三,人称曲老三。因从小练就了一颗铜头硬颅,也有人称其为“铁头曲老三”。

    魁梧高大的那位手握一柄长枪,红缨抖动,银枪闪闪。他叫周宏宝,年逾三旬,因手中一杆长枪耍得出神入化,人称“周一枪”。

    张德茂看了二人一眼,俩人会意,点点头,分散在车队两侧。

    周一枪看一眼脚夫们,神色尽量放得从容,清清嗓子,说,“弟兄们,打起精神来,紧走一程!前面就是清风店。到了那儿,咱们就歇歇脚,缓缓气,叫弟兄们吃羊肉片儿汤,管饱吃,吃得肚儿圆,美美睡上一觉!”

    一听说可以打尖,又能饱餐,“哗哗哗”,脚夫们的精神激凌凌为之一震。车队的节奏明显快了一些。

    “旺春爹——,来,把号子喊起来。撑胆儿亮。”张德茂对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汉子说。

    旺春爹是趟子手,专喊江湖号子。此刻,他听到东家吩咐,煞有介事地干咳两声,像开伺一场隆重的仪式,咽口唾沫,张大嘴巴,拉开喉咙,两手笼成喇叭状,冲着四面八方,喊道:“合吾——合吾——”声音在空旷中回荡,盘旋,尔后慢慢传远,消散。

    人们都支楞起耳朵听着回应。

    对于行走江湖的镖家,镖程上规矩甚多,最重要的是每到一处,都要喊镖,用江湖话说叫亮镖。如果有回应“合吾——”声,那就证明附近有懂规矩的绿林好汉,他们明晓有镖路过,但守规矩,不侵劫你,放心过他的地盘即可;如果没有回应,那就有两种可能,一是附近根本没有劫匪,如果是这种可能,那就得感谢上苍有助;别一种可能是亡命劫匪,他们听到亮镖声,不作回应,不讲规矩,非要拚个你死我活,硬劫镖货,属于死命劫匪。如果是这种情况,那麻烦可就大了。

    “东家,估计没球事。看看,还有农家人在地上扒活儿呢!”曲老三细眯着眼睛,摸了一下自已硕大的头颅,环顾四周说道。

    “恁地,三哥忘了上遭了?明明看着没事,却跳出几个大虫。险些叫东家吃了大亏!”周一枪接过话头,瓮声瓮气,下意识掂掂手中的银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大清第一镖师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