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眼花缭乱的新形势(第3/5页)  华娱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影是得到两岸三地甚至众多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的,绝不是大陆在自说自话。这又是新中国合法性的一个有力证明!

    可即便韩三评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让建国史,以及《建国大业》更加好看c更加华丽c更加合法c更加符合道统一点,电影上映后,无数观众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一星再说!

    然后,又在络上各种调侃这部电影。

    比如说,某论坛里,有人提问:什么电影是以好人失败,坏人得逞结尾的?

    下面的众多回答中,被赞最多的一个是:《建国大业》。

    这些都是前世的009年发生的事,新中国的道统之衰微,可见一斑。

    而安云天和柳闻霆之所以对《英雄记》那么心翼翼,便是因为这种严酷的舆论环境作祟而不得不为之。柳闻霆更是早就对未来不抱有哪怕一丁点希望,坚信安云天走的那条路,是一条绝路,早晚把自己玩死。在决定陪伴安云天走下去的时候,她简直像是即将走上刑场的烈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先把刘雨霏踹一边。

    反过来说,大陆电影人如此战战兢兢,在自己的主场上干点什么事都如履薄冰,那在海外得心虚成什么样子,就更不用说了。而那些天然带有民国和西方光环的港台电影人,其胆气之足,完全甩大陆电影人十几条街。吴羽森那么信心满满的用西方反战思想去重新诠释三国历史,就是来自于这种胆气。

    在《赤壁》刚刚开始筹备的005年,整个大陆的舆论风气对港台电影人的友好和奉承,是十几年后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那也是吴羽森胆气最壮的时候。

    《赤壁》的胆气壮了,《英雄记》的胆气就弱,安云天当初被柳闻霆逼成什么样子,整个雷霆影业因为两位老板的这个决定吓成什么样子,那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了。

    但偏偏,胆气衰微的《英雄记》成功了,而信心满满的《赤壁》失败了。吴羽森的杀手锏是崇洋,而安云天的杀手锏,是推古。一个洋,一个古,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莫大的感召力,最后,古战胜了洋。当祖先伟大和辉煌的功业,被真切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对现实感到绝望的大陆观众,爆发出了巨大的观影热情。人们突然发现,不靠那些花里胡哨的摆设和点缀,踏踏实实的把祖先的伟大细细讲来,也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的。

    《英雄记》的创作思路是:把英雄何以能称之为英雄,给讲明白。

    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方法,跟《建国大业》那种避重就轻c玩弄障眼法的做法,完全是两种路子,敢这么拍摄一部史诗电影,本身需要绝大的勇气和自信,与之相比,《建国大业》就显得很猥琐和取巧了。

    因为《建国大业》并没有说明白,建立这个国家的英雄们,到底做了什么,也拒绝回答那些人到底是不是英雄,如果人们连自己国家的建立者是不是英雄都说不清楚,那这个国家的合法性和道统何在?靠那些“许靖”们的摇旗呐喊吗?问题是,人家国府那边,即便是败退台湾,也有一群社会名士坚定的支持自己呢。

    还是那句话,大陆的舆论环境太过严酷,以至于,人们连建国者的英雄事迹都讳莫如深,不敢详细讲述。

    但《英雄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种社会舆论,这部影片的出现,从侧面说明了,港台那帮子所谓的华夏正统,对于华夏道统的继承,完全就是个笑话,烂的一逼。他们既不了解历史,也不尊重历史,真正能够展现和继承华夏风采的,只有大陆。

    所以,观众们是不是可以对《建国大业》宽容一点了?

    另外,《英雄记》对刘备这个哭包的重新刻画,也给了韩三评一些启示。片子里的刘备多帅啊!一点不比邪魅狂狷的曹操差。那么毛先生呢?《建国大业》是不是可以多表现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华娱凶猛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