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1/2页)  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一个多时辰后府衙仵作终于将八百多倭寇首级查验完毕确定其中真倭首级三百六十三、假倭首级首级四百六十一并无假冒之嫌疑。
    确定首级并无问题后台州知府谭纶一脸轻松的回转书房撰写台州倭患公文上报朝廷。
    刘大刀领了府衙写有首级数量、验收无误的文书便催促府衙兑现首功赏银。
    刘大刀深知现在公子有多缺这笔首功赏银当日靖南保卫战公子为鼓舞士气、保卫靖南下达了重赏令无论军民凡勇于守城者赏银十两负伤者额外赏银十两阵亡者再额外抚恤五十两纹银如此下来一共需发放赏银、抚恤银七、八万两呢。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靖南县衙共有库银三千多两公子全都兑现赏银了;县衙粮仓里的一万多石粮食公子也都都折合银两兑现赏银了;公子甚至将出京城携带的一千五百两银子都拿出来兑现赏银了为此画儿姑娘还哭了好久的鼻子呢。不过即便如此也还有很多五万多银子的缺口呢。
    皇上不急太监急太监急了没卵用。
    刘大刀终是无功而返府衙以首功赏银需要走流程为由令刘大刀回返靖南敬候佳音。等到流程走完后首功赏银自会由府衙下发靖南县衙。至于时间嘛快则三五则慢则旬日也可能是月余也可能更久。
    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古代官僚的行政效率却不容乐观。
    在刘大刀离开台州府城、回返靖南的时候台州知府谭纶的台州府倭患公文已经拟好了盖上了知府官印令驿使一路快马加鞭送呈京城。
    暮色黄昏台州府驿使骑着一匹快马从台州府北门出发。
    在台州府驿使前方五百多里的驿站旁边有一个茶馆刘牧就着热茶吃了随身携带的干粮翻身上马摸了摸随身携带的公子的亲笔信继续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刘牧骑了一匹马后面还空着一匹马缰绳拴在了骑着马匹的马鞍上。这是供他换乘的马匹。一人双马配置目的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京城。
    朱平安作为知县没有权利直接向紫禁城送呈公文所以将靖南倭患战报写了一封亲笔信送呈给座师徐阶。因为送呈亲笔信不是公务不能使用驿站更换快马所以朱平安给刘牧提供了两匹快马以供换乘。
    明朝驿站有其规矩其实历朝历代驿站都有这一规矩:非执行公务不得使用、滥用驿站违者一律严惩不贷。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古代又没有如今的网络通信手段只能利用驿站传递消息而驿站又有限几十公里一个驿站一个驿站规模、快马数量又有限若是驿站被滥用的话那紧急军情、公务传递时就会受到影响国家大事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历朝历代都有非执行公务不得使用、滥用驿站的规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利用驿站送荔枝这种浪漫也只有一国之君唐玄宗才有这个权利。
    洪武大帝时期开国将军唐胜宗利用职权私自使用驿站第二天就被洪武大帝革去了侯爵身份。虽然时至今日驿站的规矩没有开国之初那么严了越来越松弛了但是违规使用驿站一旦被人揭发检举那可就是犯法。
    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呢朱平安可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至于朱平安为何给座师徐阶送呈倭患战报亲笔信那自然是因为朝中有人好做官啊。自己座师徐阶身为朝廷内阁次辅这种通天的关系干嘛不利用呢。
    俞大猷的前车之鉴朱平安可不想重蹈覆辙。
    台州府倭寇撤退之后台州府倭患情况经由多方渠道传入了朱平安手中朱平安也得知了历史上著名抗倭将领俞大猷此时就职宁台参将一职。俞大猷这一著名抗倭将领朱平安在现代也是多有了解的相对于同样闻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算是命途多舛、不甚得志的了。
    究其原因刨除性格、情商等等严党碾压算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