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章 刑部陈情开始(第1/2页)  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不过王大人的奏折五日前就已抵京城但是被通政使赵文华截留不发私下密报严嵩及至今早方发至西苑。给严嵩老贼留足了应对时间。”王世贞说到这里愤愤不已对严嵩党羽的行事作风不满到了极点。
    朱平安轻轻拍了拍王世贞的肩膀让他稍稍平复情绪小心隔墙有耳。
    通政使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是严党骨干中的骨干是严嵩手下的得力干将。通政使虽然只是正三品但却极其显要各地上奏嘉靖的奏本都要经过他。
    上次朱平安的奏折之所以那么快通过通政使司到了西苑原因有些巧合当初正是嘉靖斋醮过后各处官员都在歌功颂德朱平安的奏折混入歌功颂德的奏折中让通政使左右参议疏忽大意了;而且当时作为通政使司最高长官的赵文华收到严嵩的指示正在加班加点写青词左右参议又是他信得过的手下见他们通过了加班写青词的赵文华就说了声过朱平安的奏折这才蒙混过关了。
    也正是因为朱平安的奏折的事让通政使司上下都长了教训之后每一个奏折不分事大事小都要经两个人互相审过方可。
    所以王宗茂的这封奏折在第一时间就被通政使司的书吏发现了第一时间上报给了赵文华赵文华也第一时间密报了严嵩。
    “王大人以必死之决心行上书之事在其上书之后就去了棺材铺定了一口薄棺。”张四维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对于王宗茂的风骨叹息不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王宗茂为官多年对奏折上奏流程肯定是了然一胸;通政使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王宗茂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毅然决然上奏。
    王宗茂上奏肯定不是为了名垂青史而是他的责任感正如他奏折所言:“臣亦有身家宁不致惜而敢犯九重之怒撄权相之锋哉?诚念世受国恩不忍见祖宗天下坏于贼嵩之手也。”
    对此朱平安自叹不如。
    至少自己是不敢此时弹劾严嵩的飞蛾扑火自己还没有这个勇气。现在严嵩如苍天大树树干粗壮根系发达而自己只是一个幼苗蚍蜉又怎能撼大树。
    在现代时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根用尽全力也不能在时代上留下多少痕迹。
    自己能来到这个大明能有参与时代大幕的机会是一场美妙的、独一无二的偶然能来到这个交叉路口的大明自己一直都是感激的更是有野心的不仅想独善其身不仅想锦衣玉食、万人仰望更想要为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为大明、为百姓、为中华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
    “子厚第二件事就是刑部陈情的事了。”王世贞担忧不已的看着朱平安一脸严肃和担忧“我从刑部主事李攀龙那里听到了风声刑部陈情要提前了。”
    “好啊文生这是个好消息总算没让我失望。”朱平安没心没肺的咧嘴笑了。
    好消息?!
    闻言王世贞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脸都有点抽了哭笑不得的看着朱平安说不出话来“子厚啊子厚你真是”
    张四维伸手揉了揉后脑勺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子厚你就不担心么我听说昨晚赵大膺冒雨去了严府备了两车厚礼。这刑部陈情提前分明是严党包藏祸心。雷厉风行的将所有敢弹劾严党的人都处置了这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众人让人不敢再生弹劾之心。”王世贞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别担心我弹劾的是只是赵大膺杀良冒功人证物证俱全并非是捕风捉影。公道自在人心。”朱平安轻声安慰两人一点也不担心即将到来的刑部陈情。
    “子厚”
    张四维和王世贞两人一脸无奈怎么好像刑部陈情是他们似的反倒朱平安没事人一样。
    三人站了没多久临淮侯府的管事跟刘大刀找了过来递给了朱平安一个刑部公文说是刚刚刑部的官员送到府上的老夫人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传给朱平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