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3章:皇子守国门,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2/4页)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二十四年征讨西蛮大获全胜。
    放眼目前的大明所有将军楚王朱桢也绝对是一等一了是真正的统帅型人才。
    历史上即便是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对楚王朱桢这个六弟也很是友善朱桢也很配合的交了兵权一直到六十一岁的时候才最终去世。
    而明楚王一脉也是源远流长嘉靖年间闹过一些荒唐事不过还是这么过去直到明末才被张献忠给灭了。
    而楚王一脉在大明近三百年一直都驻守在武昌。
    现在朱桢要面临的选择便是要脱离藩地。
    什么可掌兵可入朝那都是场面话。
    他是个聪明人很清楚的知道现在当下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海外封国要么就是当个富贵王爷。
    思前想后朱桢还是舍不得兵权想要出去搏一搏。
    倘若能够在大明外站稳根脚背靠大明或许比之现在都要过得舒服一些。
    毕竟到那个时候可算是真正的藩国了。
    虽然海外封国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一定的风险但朱桢觉得以自己的谋略军事能力可能也不是那么难搞。
    朱英闻言笑着说道:“地方太多了侄儿流落西域诸位叔叔都是知晓的这段经历给了侄儿非常之多的见识。”
    “很多小国其实他们的地方并不是不富庶就拿安南来说吧虽然在与大明之间有着很大障碍可诸位叔叔知晓那里的水稻一年可至三熟甚至四熟。”
    “可惜安南的土著空有宝山不自知很多土著部族还是以打猎为生若是咱们大明的百姓去了那里别说温饱那可是吃不完的大米。”
    “好好整治个十年八载的怕是整个安南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甚至还可以把大量的粮食直接运到咱们大明来。”
    “你说这个地方他富庶不富庶像安南这样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安南他周边的国家也都差不多的情况。”
    朱英这话听得朱桢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众多藩王也是顿时来了很高的性质就连朱棣都不由眼神中带着思索的意味。
    吃不完的粮食就这个词哪个藩王不清楚其中的含义一年三四熟的大米按照朱英的这个说法还真就不夸张。
    “皇侄前段时间抽调了五万精锐去安南便就是为了此事吗。”朱橚突然开口问道。
    他倒不是为了安南封国而是对一年三四熟的水稻起了兴趣这跟他目前的研究很是搭边。
    朱英自然明白朱橚话里的意思笑着回道:“五叔莫急关于这稻米的取种侄儿早就已经吩咐好了只等他们到了安南之后便就带回来。”
    朱橚轻轻点头表示自己没有其他话要说了。
    现在的朱橚全程就是吃饭品酒对于朱英说的这些基本上是左耳朵进由耳朵出。
    还是因为听到一年四叔的水稻这才想要研究一下。
    “不知安南那边可还能过去。”朱桢不由开口问道显然是对安南来了兴趣。
    朱英摇摇头道;“安南已经去了五万精锐并且那里作了安排暂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除了安南周边也很是不错还可以跟安南遥相呼应。”
    “相对来说要稳上许多。”
    “像是占城、柬埔寨、老挝这些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时候蜀王朱椿开口了问道:“皇侄说的这些小国均是我大明属国都有上贡若是这番至于藩国夺取王位怕是容易惹来非议。”
    在众多藩王之中朱椿算是一个另类。
    他没有继承朱元璋的军事天赋反而是继承了文学天赋。
    本身喜好读书和做学问‘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
    这辈子就没带兵打仗过不过朱元璋也不介意毕竟现在大明已立并不是说要所有儿子个个都是能文能武。
    相对来说能文目前更受朱元璋的看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