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大明远征军,永镇安南!(第2/3页)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动报名。
    在挑选前朱英就已经传下话来这次去安南的将士将会一直镇守安南再不会返回大明。
    当然这般条件下去安南的待遇也很高。
    首先便是田地配给根据级别不同最低的将是也会有八十亩良田的待遇。
    而后就是承若所有将士的单身问题会由官府解决。
    还有其他的比如老兵退役的待遇在安南直接享受。
    包括现在每月的军饷也会得到提升。
    朱英很清楚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掌控安南便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像云南沐家一般长期不断的镇守教化才能够彻底的解决土司问题。
    这个教训在后世很是明显。
    就现在而言安南受到的汉文化影响远比云南要来得更为深远一些。
    从秦始皇平定岭南直至五代十国时期安南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直属领土。
    直至宋朝安南独立。
    安南偏离中原王朝政治文化中心除了被贬的官员和被流放的犯人没有人愿意举家搬迁到地处南疆的安南。
    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导致安南本地的文化特性很强虽说汉话属于官话但土司占据主流旋律。
    对比云南安南的优势很大除了文化上在土地上也是。
    安南核心区所处的红河三角洲海拔很低土地肥沃稻田纵横是典型的农耕地区是中原王朝最喜爱的土地类型。
    云南核心区的云贵高原海拔接近两千米土地资源更多适用于耕牧结合而更适合游牧民族。
    换言之中原王朝对安南的土地的兴趣要大于对云贵高原的兴趣。
    其次是交通上两个地区距离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可谓半斤八两云南由于需要穿越云贵高原实际上的通行难度更大。
    但到后世沐英一家镇守的云南最终成为不可缺割的一部分而安南在朱棣手中短暂恢复建省依旧彻底分开。
    所以朱英非常清楚要想真正的收复安南将其作为大明后花园的粮食基地就必须不断有人过去。
    所以挑选的将士不仅仅是面前的三千人包括另外的四万七千人都是以单身汉为主。
    把安南的土地分给五万将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这些将士们世世代代的镇守安南。
    加上以刘胜李秀才为主的教化团队以汉文化对安南土司的培养达到大面积汉化的可能。
    到了那个时候安南将会是中原王朝真正不可或缺的一省。
    看着面前不动的三千将士。
    朱英再次大声道:
    “你们前去代表着我大明本王为你提高了军饷许诺了土地还答应给你们安排成家。”
    “尔等作为本王亲卫此次五万大军中最差的也是担任小旗官。”
    “在这里我要给你们重新立下规矩。”
    “不管是在大明境内还是到安南境内管束好你们手下的兵对于百姓须秋毫无犯尤其是到了安南不得接受任何人的钱财物品。”
    “虽然你们身处他乡但在心里一定要记清楚了你们是本王的亲卫你们是大明的将士你们的忠诚将永远的奉献给大明。”
    “或许对于安南你们很陌生甚至大多数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只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但你们也要记得不管你们在哪里大明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若是有谁不服我大明王化用你们手中的刀剑告诉他们什么叫煌煌天威!”
    最后一句朱英发出惊天怒吼下首三千将士更是热血沸腾。
    齐声大喝:“大明万岁!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在这铺天盖地的呼声中朱英轻声说道:“安南即是大明!”
    五万将士还有随同的读书人农夫工匠及以刘胜为首的三百多曾经群英商会成员出发安南。
    在这其中刘胜的马车旁边更有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