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1章 谐和道的主打歌(第1/3页)  大汉大忽悠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第491章谐和道的主打歌
    x)
    陈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好像比他手里的大枪还锐利,直击张任的脑袋瓤儿。
    自己究竟在为何而战?
    说自己是领兵之将,本该守土御敌,可是自己接到的是投降的命令。说自己是益州人,要为益州而战,可是益州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罢战求和。说自己为刘焉而战,毕竟他是自己的主公,对自己有提携之恩,可是命令自己投降的就是刘焉。也许自己只是为了忠义二字而战,可是现在刘焉已降,若是自己再战,万一连累到刘焉,又何谈忠义?
    张任站在桥上呆呆地出神,却听到陈冉又说:“你若是个贼人,我断然容你不得,你若是个敌人,我同样不能留你,可你偏偏是咱们大汉的军人。身为军人,却不知为何而战,你怎有面目,在此叫嚣?”
    说完这话,陈冉一拨马头,竟然就这么走了。
    张任不甘心,急切地追问:“你等又是为何而战?”
    根本不用陈冉回答,上千号汉正军的兄弟齐声大吼:“护我百姓,佑我大汉,心存节烈,精忠报国!”
    突如其来的吼声把张任胯下那匹黑马吓一哆嗦,就想转身赶紧蹿,张任连忙跳将下来,要是被这货给撂河里,恐怕自己得死成一个笑话。
    虽然没有“点到即止,落地算输”的规矩,但是张任败了,而且败的心服口服,望着陈冉的背影,又忍不住问道:“将军何人?”
    “第七军,陈冉!”
    “陈冉这个瘪犊子,有这么干活的吗?连个刘君郎都看不住,活活给人家气死!”
    接到益州战报,刘汉少当即“大发雷霆”,众人心里话说,这位哥,您想笑就笑吧,表达高兴的方式多种多样,您用得着非要这么奇葩吗?死一个刘君郎,您就大发雷霆了?这里又没外人,您演给谁看呀?
    刘焉的确是死了,但是和陈冉可没毛线关系,而是得知李严在绵竹烧了那些乘舆之后,便突发疾病,哀恸而亡。也许刘焉其实是死于自己的梦想破灭,也许再没有人能够知道李严究竟是想叛他,救他,还是害他。
    可这事儿的最后结果却是让刘汉少又担上一个恶名。人家好好的益州牧,让您一个调任就给调死了,这让别的州牧怎么看?让名望贤达们怎么看?让天下的百姓和花花草草们怎么看?
    再者,益州之事还真不能随着刘焉之死而一笑了之,还真就得怪罪一下陈冉。主要是这娃下手太快了,从五月命令朴胡前往巴郡“搞事情”开始算,到他率军进入成都为止,前后拢共用了不到三个月。
    刘汉少就不明白了,不是说蜀道难的能上天,益州那地儿能偏安,咋陈冉一去,“咣咣”就给干开了呢?
    皇甫嵩借用吴起之言,为他解惑:“在德不在险。”
    战国时期,魏武侯顺着西河漂了个流,中途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吧啦吧啦吧啦啦”
    大意
    就是说:立国之地通常都是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但是老大们如果德义不修,哪怕所据之地再险要,也挡不住要玩完。
    刘焉之所以玩完的如此麻溜儿,就是这么个道理。甭管是“益州的”,还是“东州的”,表面上对刘焉俯首帖耳,表面下却又是心存怨怼,意见一堆。连宁肯为他“殉情”的张任,都把大营往涪水边上一扎,就假装自己已经是打过仗了,益州还有什么险可守?
    可现在的问题是,咱当初为啥要打这一仗?不就是想借机清洗掉那些地方势力,豪强大族吗?现在陈冉连前戏都没做足,就已经完活了,还怎么借机清洗,杀猪过年?如此说来,好像陈冉确实得挨骂。
    当然,刘汉少这个“逼杀益州牧”的“北朝伪帝”是不能把这些实话说出来的,下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大汉大忽悠帝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