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9 各自舞台(第3/4页)  贞观三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茶陵县的城西广场,也在开一场大会。
    既是誓师大会,也是壮行会。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今日湘东匪患严重,扰我茶陵,害我百姓。我茶陵县上上下下,自当团结一心,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困!匪患一日不除,我茶陵一日不得安宁。如今,幸得茶陵县诸多健儿踊跃相助,他日,必将涤荡乾坤,还我一片平安乐土”
    慷慨激昂的演讲还在继续着,底下百姓云集,挎枪的本地新义勇站好了队列,人头密密麻麻,一眼望去,当真是壮观。
    四面八方围观的百姓,或是嗑瓜子或是踮脚观望,这等热闹,已经好些年不曾看见了。
    现在一看,还真是有意思。
    “好家伙,好些老板都在,你看台上左边一排的,是‘大茶壶’的老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家伙都来了。”
    人群中,有个行脚商模样的中年人,操着北地口音,相当的感慨。
    “还有‘豫章会馆’的老板,也都在。”
    “挂了悬赏花红?”
    “说是杀一个拿十块。”
    “那也不多啊。”
    “银元。”
    “好家伙”
    “那边扛着大铳的,怎么衣服不一样?”
    “保安团。”
    “嗯?”
    “我跟你说,右边那个独眼儿的,是‘祁家寨’的人,后头那个大高个儿,跟铁塔似的那个,是‘巢凰山’的好汉。”
    “好汉?这他妈不就是土”
    “咳嗯!”
    “我的娘,这是唱哪一出啊。”
    “剿匪。”
    几个走南闯北的老商客,都是见多识广,互相递了眼神之后,就明白了这次茶陵县的壮行会,那是有猫腻啊。
    主席台上,茶陵县的各级官员轮番上阵,又有商会的代表出来承诺捐献,再加上一些乡民代表,多是一些茶园的老板还有地主,整个场面,竟然还挺宏大。
    本地的老百姓也没管有啥,来的原因就两个,一是看热闹,二是看热闹还有好处拿。
    壮行会可以领米,有些乡村的老者,还能拿红包。
    一个红包五块钱总归是有的,一张五块钱的票子,怎么地也能在县城买些东西了。
    米面粮油布,总有自己想要的。
    实在是啥也不想,还能买县城的萝卜丸子葱油饼,再胆子大一点,鸡蛋糕也是可以买的。
    谁家还没有几个想要宠溺逗弄的乖孙啊。
    “那边的几个,怎么一直站旁边?”
    “不是本地人,是攸县来的。瞧见那个穿丝面长袍戴眼镜的了吗?”
    “怎么说?”
    “赵家的公子。就是他,把攸县的人请了过来,那个精瘦的,就是攸县的副县长。”
    “好家伙”
    “你以为这是普普通通的副县长?人家姓钟。”
    “姓钟?”
    “钟传之后。”
    “就是洪州的那个钟家?”
    “对。”
    “厉害。”
    外来的小商人之所以会这么感慨,原因倒也简单,他们如果走洪州,所有“车船店脚牙”的背后,都有钟家人的影子。
    鄱阳湖有影响力的船帮,并非只有江西房氏,洪州钟氏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钟传之后,大多都是横跨江西c湖南两地活动。
    跟民间的传统一样,两省联姻频繁,互为老表。
    所以江湖气更重一些的钟家,往往串联江湖力量有奇效。
    此刻,在茶陵县的壮行大会上,出现了钟家的人,还是副县长,意义性质重大。
    也不怪外地看热闹的精明商人,会道一声“厉害”。
    “这么大的动静,还有警察局的人指导,真的是剿匪?而且还是天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贞观三百年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