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醉酒(第1/2页)  江山为聘:吾妃甚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周家后花园,宴席上觥筹交错,一派其乐融融,戏台上的花旦婉转的腔调唱的正是昆曲《牡丹亭》中《寻梦》这一阙。

    “武陵何处访仙郎,只怪游人易思忘。

    从此时时春梦里,一生遗恨系心肠。”

    那花旦唱到此处时声有哽咽,丝竹声呜咽缠绵,在这样的落絮飞花的暮春时节竟有无限凄凉之意,在戏子的唱腔下,让看客们已然沉浸在那“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凄美爱情之中,已有不少夫人小姐在暗自拭泪。

    女眷这边听着觉得动人,男眷那里几位都不是好这些风月之人,尤其是由蒋青风最甚,他眉头微皱有些不悦——毕竟今日是周杜若的生辰,唱这种生离死别的戏曲未免触霉头了,他叫来了周家的侍女耳语了几句,让人改一出热闹的。

    周杜若倒是不忌惮这些东西,没心没肺的看着热闹。因着这《牡丹亭》乃是这戏班最拿手的,是以周夫人没想太多,被蒋青风一提醒方才知道不妥,连忙让他们换了个吉利的戏本。

    周夫人是个玲珑心思的人,被这一打岔之后不由看向一脸百无聊赖的看戏的女儿还有那个沉稳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了一抹深思。

    说起来昔年周家与蒋家比邻而居,在蒋家鼎盛时期两家小辈的关系十分好,后来蒋院判卷入内宫争斗导致蒋家获罪被流放,后来为了避嫌周家与蒋家的关系也就渐渐淡了下来。

    倒不是因为周家嫌弃蒋家什么的,而是因为当年在周蘅芜入朝之前周家的局势也不怎么乐观,当年蒋家得以轻判,也是周家出了点力的。

    这些年来蒋青风与周蘅芜关系不错,他后来没有继承蒋家的家业而改行成了大理寺的仵作。

    她对朝中的事不大关心,但是从夫君与儿子的交谈中知道因为有他的帮助在大理寺破获了不少的奇案,虽然名义上是仵作,但是皇上亲封的正四品官职。

    她膝下就只有一双儿女,女儿更是被她当做掌上明珠娇宠着长大,不求她嫁入侯门王府,只求她一生顺遂。

    如今周杜若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她算是操碎了心,门第太高的她怕自家女儿嫁进去受欺负了;门第低的又怕辱没了自家女儿,再三思量也没下定决心。

    她相看了那么多人家,怎的就忘记了身边就有个合适的呢!越想她越觉得对面那个年轻人知根知底十分可靠,连带着因为靖王来的烦心事也都淡了些。

    想到此处,她目光正好看向对面赵煜的位置,却见是空的!而此时自家的儿子也不知去了何处,心中不由咯噔一声,差点维持不住昔日端庄淡然的模样,焦急的问一旁的周国公:“夫君王爷去了何处!他们……”

    原本周国公正在听戏呢,见自家夫人一副杯弓蛇影的模样,连忙给她吃了个定心丸:“放心,方才靖王是和夔王一起离开的,想来是他们有正事要商议。”

    他本是从宦海沉浮这么些年过来的,一开始关心则乱没想太多,如今倒是琢磨过来了,这几位来周家怕不只是为了私情那般简单!

    这几日早朝上对江南贪贿案争议不休,江南等几十位官员都牵涉其中,牵连范围之广就连他也不由觉得触目惊心,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朝堂里子里早就已经烂透了!

    此事与太子有关,关系到皇室的颜面。

    若是皇上想要平息民怨,彻查此事放眼朝中只有一人能堪当此重任了!他刚毅的眉宇中隐隐藏有几分忧色,看来……这汴梁风雨在即啊。

    周国公所料不错,赵煜乘人不注意叫走赵肃谈的就是此事。

    “近些时日收到消息说江南那边的事已经压不住了,内阁几个老臣都谏言皇上彻查此事平息民怨,若我猜测的没错,过不了多久皇上应是要你亲自去江南一趟。”

    他原先以为在科举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江山为聘:吾妃甚毒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