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黄裳同乡(第3/4页)  北宋有个好弟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今天你有缘与李御史相识,那你以后就要向他多讨教讨教经义学问。还有,你是武职,有机会也要向李御史多多讨教一下兵法韬略,知不知道李御史的父亲是什么人?我朝名将李夔!李御史虽然是文职,但家学渊源,在兵法用兵方面也极有心得!”

    黄裳这话提醒了赵荣,让赵荣突然想起了一个重要问题——自己迟早是要到边疆上历练镀金的,但自己对于兵法阵形几乎一无所知,到了边疆肯定得从头学起,还不知道要学到何年何月才略有小成,与其临时抱佛脚,自己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提前向李纲学上一些东西?历史上李纲指挥的开封保卫战,可是打退了金兵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啊。

    盘算到这里,赵荣再不迟疑,忙说道:“师父教训的是,徒儿也正有此意,李御史,末将斗胆,想请你教授一下用兵布阵的诀窍法门,还请你千万答应。”

    “不可不可。”李纲赶紧摆手,说道:“赵将军,你是武将,怎么能向我一个文官讨教用兵布阵?本官虽蒙父亲教授,学过一些兵法布阵,但那些都是纸上谈兵,那及得上你赵将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经验阅历强?”

    “李御史千万不要谦虚。”赵荣忙说道:“末将虽是武将,但从来没有好生学过排兵布阵,兵法韬略,还请李御史千万不吝赐教。”

    “这……。”李纲有些犹豫,见赵荣的求学态度诚恳,还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似乎自己不肯答应就不肯罢休,李纲便改了主意,盘算了一下才说道:“赵将军,既然你有意想向我学习兵法韬略和排兵布阵,那我先问一问你,假如是你统兵,你当如何治军?”

    也还别说,赵荣在子曰子日方面不行,在军事方面却多少有些研究,想都不想就答道:“回李御史,假如是让末将统兵,末将会用十八个字治军。”

    “那十八个字?”李纲又问。

    “重搜选,,谨训习。”赵荣恭敬答道:“公赏罚,明号令,严纪律,同甘苦。”

    李纲楞住,半晌才向黄裳笑道:“果然是明师出高徒,真没想到黄伯父的弟子如此年轻,竟然能够总结出如此简洁精要的统兵诀窍,简直就是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纸上谈兵而已,关键还是他能不能做到。”黄裳替弟子谦虚,又在心里说你千万不要被他这张嘴骗了,老夫就是上了他的恶当,收了他这个弟子,现在想后悔都来不及。

    “已经相当不错了,晚辈敢打赌,我朝将领虽多,能够总结出这十八个字的,恐怕连半成都不到。”李纲又称赞了一句,又略微盘算了一下,又向赵荣问道:“赵将军,那在你看来,用兵的最基本诀窍是什么?”

    “疾如风,徐如林。”赵荣马上就答道:“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李纲又笑了,问道:“赵将军,平时没少研读《孙子兵法》吧?”

    “回禀李御史,读过一些。”赵荣这回说的是真话,在二十一世纪练习钢笔字时,赵荣练的第一本钢笔字帖就是《孙子兵法》,反复的练习下来,赵荣确实记住了其中的许多段落。

    “不错,基础不错。”李纲又称赞了一句,然后说道:“赵将军,这样吧,既然你有意学习排兵布阵,那你改天去一趟我家,我把父亲留下来的阵图,还有他的一些用兵心得,全部誊抄一份送你,希望能对你有用。另外,你在研读兵法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懂,也可以随时去我家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荣一听大喜,赶紧向李纲行礼道谢,又在心里说道:“这样最好,有了这个借口,我肯定就可以少学一点四书五经了,再这么学下去,我迟早有一天得被师父活活打死啊。”

    也还别说,或许赵荣在这方面确实有天分吧,过了几天到李纲家里取来了他家传的兵法阵图后,赵荣不但一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北宋有个好弟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