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嘉谷糖业的机遇(1/2)(第2/2页)  超级农业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料的土地有限,加上其他高效益经济作物冲击,糖料种植面积实际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这也导致了各个原料产区内均有糖厂入驻,或者当地政府本身就建有糖厂。因此,嘉谷通过新建糖厂进军国内糖业的路行不通,剩下的选择只能是并购。

    而02年的一纸公文注定了食糖行业的并购并不纯粹是商业行为。

    国家四部委出台的糖料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地方政府是这个产业中制定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的主导方,大至蔗区布局规划、政策保障,小至科技带动、良种推广,糖料种植产业链各个环节无一不见政府的影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糖企业想并购当地某个糖厂或收购该地区的糖料,背后的谈判对象其实是当地政府。

    之前嘉谷在国内找不到好机会,只能从国外入手。但通过两起并购一步迈入了国际食糖生产巨头行列后,嘉谷的江湖地位已经截然不同。

    如今反而是机会送上门来了。

    受旱灾的影响,甘蔗减产,眼看着今年的糖价节节上升。

    高企的糖价对于甘蔗加工企业而言,整体是利好的。但对于某些糖企来说,却不见得是好事。

    甘蔗原料是糖企的命啊

    一些制糖企业布局不合理,本来就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如今甘蔗进一步减产,简直是要了老命连原料供给都保证不了,糖价上涨又有什么意义呢

    政府想要整合的,就是这些过剩产能。

    而且,政府倾向于引进嘉谷这样的大企业,也是希望借助嘉谷的农业优势,调整制糖产业结构,做大当地食糖产业这块蛋糕,增加gd和税收。

    慢慢捋通了思路之后,钟华志开口道“嘉谷糖业已经并购澳洲第一大糖业公司一年多了,无论是员工的培养,还是先进经验的吸收,都意味着,嘉谷糖业已经初步有了整合国内糖业的能力。”

    澳大利亚食糖产业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前沿、发展最持续的产业之一,而占据了澳大利亚近一半食糖产能的嘉谷糖业,在国内的食糖产业整合升级中,不啻于占据了制高点。

    “从长远来看,国内的食糖缺口还会扩大。正如中央提出的中国人要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国也要保障自己的食糖安全。这是嘉谷糖业的一个机遇,我觉得,是时候进军国内糖业了”钟华志斩钉截铁道。平凡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71812.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