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种蘑菇的雪啤(第2/3页)  超级农业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华闰雪花制定的并购扩张的蘑菇战略即每收购一个企业就相当于种下了一个蘑菇,一旦该区域的蘑菇种植成功,就可以把这种经验复制到其他区域,并且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互相扶持,时机成熟后,就可以把这些蘑菇联结成片,市场份额也将随之扩大。

    清源啤酒厂很显然就是其要在岷省种下的第一个蘑菇。

    所以华闰雪花拿下清源啤酒的意愿反而比百威来得强烈。

    其无疑是嘉谷的最大竞争对手。

    说来有趣,嘉谷如今走的道路,其实与华闰雪花进入啤酒行业时的选择是一样的。

    就像筹备上市的企业,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行业的前景和机会。比如后世ipo被否的康宁医院,就曾宣称国内每8人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引发了一片嘲笑讽刺。

    但是在青啤上市的时候,据说华闰当时的老总,就是被青啤的招股说明书所打动,认为中国啤酒行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于是下决心进入啤酒行业。

    而在这之前,华闰从未涉足过啤酒行业。

    当时华闰对啤酒生意几乎一无所知,连如何给并购对象估值都不会。

    负责谈判的管理层硬着头皮现学现卖,花了两个星期算出了雪花啤酒厂的报价,结果在并购成功一年后,他发现当时的计算公式居然是错的。

    华闰就是以这样莽撞的姿势冲进了啤酒行业。

    但华闰毕竟财大气粗,些许的损失就当是交学费了。

    关键是人家有钱又有关系,这就难搞了。

    印象中,华闰很快与全球第四大啤酒企业sab(南非啤酒集团)达成合作。

    这样,华闰就从门外汉变成了既有资本、又有经验的头号玩家。

    嘉谷也算是在复制同样的路径。

    啤酒作为区域性的产品,这跟行业属性有关。

    啤酒的二氧化碳浓度高,酒精又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而玻璃瓶作为无机物耐压、不易变形,最适宜储存啤酒。但是玻璃瓶重,加上回瓶问题,运输成本极高。

    所以中国啤酒企业布局分散,其销售半径只有150~200公里。

    在没有生产厂的市场仅靠外地运输很难获取大量的市场份额,而集中资源在建立生产厂的区域做大市场份额最有可能成功。

    不巧,现在的嘉谷也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也准备以同样粗莽的姿势闯进啤酒行业。

    所以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徒弟”向“师傅”发起挑战。

    ……

    距齐政所在酒店的一公里之外,华闰雪花的并购团队也在说起嘉谷。

    华闰雪花在东北地区和江浙一带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如今在岷省迈出收购的步伐,是布局全国的第一步尝试,希望通过在岷省建立生产基地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华东、华南地区的生产布局。

    因此高层也非常重视这一起并购,特意派出了经验丰富的魏东湖率队出征。

    魏东湖虽然大腹便便,但是其参与了华闰雪花的多起并购,背靠总公司的支持,他对拿下清源啤酒信心十足。

    “说说吧,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什么状况?”魏东湖询问一旁的助手。

    助手打开资料汇报:“其中一家叫嘉谷,是从岷省南开市过来的,主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魏东湖挥手打断了助手的话:“这家就不用说了,一听就是有些闲钱想要多元化投资的,如果没有碰上我们就算了,碰上我们只能说他运气不好,说说另一家吧。”

    “呃……”助手欲言又止,但瞅着魏东湖的神色,不敢反驳,只好按他的要求汇报:“另一家就是百威了,百威在华南地区一马当先,如今明显是要将优势扩大到岷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