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三顾茅庐(求支持!求收藏!)(第2/3页)  超级农业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不少来访的客人也经常会送些书籍来,内容多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

    王敬明明白大家是什么心意,他已风光不再,面对人们的小心翼翼,他也学会与人轻松来往,甚至养成了不问客人姓名的习惯。经历了风霜雨雪后,王敬明发现自己的内心安静而平和,过去已经不能在他心中激起多大的波浪了。

    一般有意请他出山的人们在认识到自己的坚决态度后,基本就放弃了,大家都相信他确实是不想重温旧业。

    所以他是不知道齐政为何要如此执着。

    “王老,今天我过来主要是说一下我的困惑的,顺便聆听一下你的指导。”齐政进门就干脆道。

    “哦?”王敬明这个时候倒有些惊疑不定,不知道这话怎么搭。

    齐政坐下,就从他大学创业说起,说到庄园一砖一瓦的搭建,说到丰收的欣喜,说到被恶狼盯上不得不出手的无奈,说到回乡投身农业后同学朋友的不理解……

    “王老你知道吗?我女朋友家境很好,现在她出国留学去了。尽管她是义无反顾地选择支持我的事业,但我知道,她对未来也是忐忑不安的。选择了农业这个行业,投资大,风险高,收益低,一旦失败了,她的家庭将更加不看好我们,到时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齐政叹了一口气。

    王敬明听得有些入神,不禁问道:“那你怎么就选择了踏入这个行当?”

    齐政仿佛眼里有光,“不过一腔热血与激情使然。”

    “王老,我能看到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了,谁都不想生活在贫困落后甚至连出行都不便的农村,生活设施完善、工作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田水利基建滞后,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无利可图。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者老人耕种,直接会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

    “另一方面,农民到城市务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也没能享受到城市居民该有的福利。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普遍现象,家乡的土地逐渐被遗忘至荒芜。”

    “过去二十年,无数人在江河涌动中实现了阶级跨越。但必须要承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尽管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时代湍急的奔流慢慢放缓时,人们渐渐发现,财富是可以继承的,而贫穷与困顿,也是一种世袭的阴影。”

    即使十多年后;

    我们国家依然有9亿人一辈子没用过马桶;

    没坐过飞机;

    他们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400多元,

    还有近6亿人不会或者从未上过网;

    这是属于我们国家沉默的大多数……

    “我建立嘉谷的目标,往远大了说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留在国内,留给我们的国民。但落在实地里,我希望嘉谷的责任是让勤劳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过上优渥而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发展的青山绿水。”齐政抬起头望向远方,微笑道,“未来十年,或者正在度过的十年,我们必将如履薄冰。理性与的龌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较量,个体实在利益获取与整体理想价值认同的矛盾冲突……博弈将无处不在。”

    王敬明沉默良久,沉声道,“齐政,你的想法真的是天马行空,我实在没想到现在这个阶段,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思想就可以达到这样成熟而厚重的地步了。”

    不同于现在的年轻人,王敬明这一代人,有一种逃不掉的大的责任感。他们总希望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做点好事。因此,他对齐政话语里的责任感有着深深的认同以及触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