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直道相思(第2/4页)  永徽迷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主遗骸。故而臣提请,明日一早去往德业寺现场查验,是非真假,三两个月间总能辨得清。”

    狄仁杰的才能,薛讷毫不怀疑,深知此事若交给他便麻烦了,忙拱手道:“陛下、天后,狄法曹才干惊人,臣一直万般钦佩,可他初到京中,万事皆不熟悉,恐怕延误查案,令二圣悬心。臣愿以一个月为限期,侦破此案,追回公主遗骸,如若到期渎职,辜负二圣所托,臣愿以死谢罪!”

    说罢,薛讷重重叩首,惹得李弘焦急劝阻却来不及,只听身侧的樊宁说道:“你若因为此事死了,我便也不活了,横竖黄泉路上有个伴,总好过隔三岔两就给我安个爹,傻子一样被人鱼肉!”

    李治与武则天听了这话,都面露惊讶之色,但他们没有诘问樊宁,而是双双看向李弘。李弘一时棘手,回道:“啊,慎言……入学崇文馆之前,一直在观星观赎业,他两个是总角之好……”

    总角之好……是不假,可还有些别的,无法言明,李弘自认为这一路已经够惹人嫌,不停穿梭在薛讷与樊宁间,生怕他两个过于亲近,但若樊宁真是安定,二圣必定还是会怪他没看好妹妹。不过眼下尚不是因此烦恼的时候,李弘陪着笑,拱手对二圣道:“父皇、母后,慎言虽非明法科出身,但侦办弘文馆别院案尽职尽责,甚有功勋,此案又是一开始儿臣委托他调查,不妨……也不要立什么军令状,就让慎言与狄法曹一道协力调查此案,如何?”

    话虽如此,但明日一早,弹劾天后的奏承一定会摆在李治的桌案上。若不速度加以平息,朝中必定生乱。武则天自是看得清这处境,但她面色依旧沉定,看不出慌张,对薛讷道:“薛慎言,方才你说定能追回公主遗骸,可是已经有何线索了?”

    若说去何处寻遗骸,薛讷尚无想法,但无论安定公主究竟去世与否,那年定有个婴儿下葬于棺椁之中。就像狄仁杰所说,只要是有苗头的案子,就一定能查出蛛丝马迹,薛讷对武则天礼道:“回禀天后,臣有信心,定能侦破此案。”

    “本宫与你十日时间,做得好自然是大功一件,但若做不好,亦有重罚。薛慎言,你可敢应承吗?”

    “十日?也太……”樊宁忍不住低声嗔着,话还未说完,便被李弘狠狠一扯袖,她只好吞了后面的话,但目光中还是充盈着对于薛讷的担忧。

    除了樊宁与李弘外,狄仁杰与高敏的神色亦很复杂,不消说,十日的光景实在是太短,便是他们三个摒弃立场,一道查访也很难这样快破案,更莫提薛讷一个人,若他不想自寻死,就不当接这个活计。

    孰料薛讷低头忖度一瞬,定定神思,跪地行大礼道:“臣薛慎言领命!”

    “好,”武后向来干脆爽利,得到薛讷的应承后,立即吩咐左右,“本宫便以十日为期,责令薛慎言查明此案,不得有误。如若十日后,薛慎言无法查明真相,或是其他人等证实,当年确实是本宫偷梁换柱,假借亲生骨肉之死陷害他人,本宫愿意承受一切处罚,陛下……以为如何?”

    李治显然没想到,武则天会这般激进,薛讷虽然聪慧,到底还是个方到及冠之年的孩子,与武则天又无甚交情,为何会这般信赖他?但若说如是作为有何益处,便是争取来十日光景,可以暂时堵住御史台的嘴,李治不由得悬心,薄唇微动,嗫嚅道:“媚娘……”

    当年的“废王立武”,明面上只是后宫争斗,但李治心知肚明,他不单是为了扶心爱的女人走上皇后的宝座,更是为了打击以王皇后、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门阀。打从魏晋推行“九品中正”,万马齐喑,故而左思作诗“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借以讽刺那些靠家族庇荫上位,而无真才实学之人。唯有扳倒了关陇门阀,方能大兴科举,选拔真正的人才,令大唐强盛。

    当年安定公主之死,实在发生得太是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