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弘文迷案(第2/7页)  永徽迷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张柳木长桌上,并附上了标识。薛讷见其中有十数块大大小小的熔融锡块,上前拿起细细翻看:“这些是哪里来的?”

    “在藏宝阁的废墟下面发现的,许是珍藏的锡器。”

    陶沐此话不假,藏宝阁中的确有不少锡器,而锡遇火则会融为液体,故而这些火场中的锡块都早已融成摊状,丝毫看不出其原本的样子。但薛讷仍觉得有些蹊跷,问道:“可有弘文馆别院的宝册?”

    “主管稍等”,陶沐说着,从一旁自己整理好的卷宗中抽出一册,捧到薛讷面前摊开。

    “再拿纸笔来。”

    两人边看边找,宝册翻完后,薛讷将其中所记载的全部锡器记录下来。陶沐见薛讷所记并非锡器的名称,而是重量,不由恍然大悟道:“薛御史果然好手段”,随即立刻去库房里找杆秤去了。

    昨晚薛讷与樊宁说起自己有所收获,便是因为想通了此计,若他所料想的不错,这些锡块会成为他这番猜想的关键证明。锡器熔融后即便形状改变,重量却不会变,若能将现场搜集的所有锡块逐个称重,数量相加,再与宝册所载全部锡器的重量之和做一个对比,便可知道其中是否存在蹊跷。

    两人挨个将锡器全部称重后记录在纸上,陶沐转身欲走,被薛讷叫住道:“陶法曹做什么去?”

    “去取算盘啊?”

    “不必了”,方才薛讷边记边心算,早已算出了结果,“你帮我写上,宝册所载锡器共八十五斤十三两二铢,而所有锡块之和重八十七斤九两三铢。”

    陶沐见薛讷竟有如此本领,大为惊喜,连连拍手叫好道:“薛御史果真名不虚传,下官佩服!”

    薛讷不习惯被夸,赧然挠头,却也难掩内心的一丝欣喜。方才他称重时一直在担心,倘若仵作在现场未能收集齐所有的锡块,导致锡块的总重少于记载,他的推论便可能无法佐证,现下虽然只重了一斤多,却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所在。

    然而仅有这一个证据,还远远不够,还不等陶沐喝完一盏茶,薛讷便又问道:“现场可有留下类似绳索的物件?”

    “没有,但有一块残存的木头上有两条印子,像是绳子的勒痕。主官,请看”,陶沐凑上前,手中拿着一块残破的木条,虽然已过去两月之余,薛讷依旧可以闻到一股焦胡味,他提起手中的油灯,照亮那木条,只见陶沐所指的方位有两条明显由绳索摩擦遗留下的勒痕,木皮皆被磨得刨花而起。

    薛讷眸中闪过一道利光,问道:“此物归属何处?”

    “根据工部设计别院藏宝阁的工匠所述,是三楼门楼的栏杆”,陶沐回道,“此外,下官还发现,二楼与一楼的天花板似有蹊跷,请薛明府跟我来看……”

    牢狱里,樊宁窝在硬邦邦的床榻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方才听门口的守卫说,刑部施压,限期薛讷三日内侦破此案,如若不然,便会将她移交至刑部。

    到了这一步,樊宁已经不畏惧生死了,但想到这三日,薛讷定会殚精竭虑,为她拼死,她就忍不住地心疼难受。

    从前当真是她太傻,他已如此待她,她竟完全不知他的心意,以后……若还能有以后,她定会加倍好好对他。但退一万步说,如果真的没有以后,她这短暂的一生也算是值得了,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却有师父的疼爱抚育,也有薛讷的多年相伴,若一定说有什么遗憾,便是不知父母亲族,亦不知当年他们究竟是什么原因将自己遗弃,如若能与他们相见,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也是好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牢房上方的窗栅照在樊宁的脸上,更显她的神情寂寥落寞。但也不过须臾的功夫,她便闭上双眸,对月合十,低喃道:“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请保佑薛慎言清平安乐、智慧无量……”

    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