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并蒂荷花(第3/4页)  永徽迷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倒是平添了几分阳刚伟岸的气概。樊宁忍不住红了眼眶,若非当着旁人,真想捶他两拳。

    见那客栈塌方完,不会再有危险,武侯长带着十余武侯冲上来嘘寒问暖道:“哎呀!薛御史!伤着没有?”

    薛讷挣扎着站起身来,背在身后的手示意樊宁快些戴上傩面,嘴上应付道:“薛某并无大碍,请武侯长快查一查起火原因吧,另外,方才睡着前,我曾闻到一股很奇怪的香气,你们探查时,当格外留神看看,是否有香灰,记得留存下来,以备鉴别之用。”

    “是是是,来人,快带薛御史去驿馆休息!”

    樊宁此时已重新戴上傩面,又回到薛讷身侧,没想到他竟然没有要插手查此案的意思,令她颇为惊奇。但转念一下,他虽是特设监察御史,却是负责弘文馆别院之案的,若是在此处强行查案,搞不好会惊动凶嫌得不偿失。

    毕竟薛讷还带着她这位天字第一号的通缉犯,多有不便,樊宁不动声色,老实跟在薛讷身后,接过包袱背在身上,亦步亦趋向驿站走去。

    谁知半道有人拦路,正是方才薛讷拼死所救的少女,款款上前来,屈身一礼,柔声细语道:“薛郎救命之恩,小女子没齿难忘,愿倾一己之力回报薛郎……”

    这说辞倒是不算新鲜,曾在话本里听过,樊宁透过傩面的孔洞看着那姑娘,只见她专程洗了脸,露出一张冗长小脸儿,虽不算顶漂亮,却着实有几分动人之处,眉眼间流露出的倾慕犹如运河水一般,已掩饰不住。樊宁才要用肘推薛讷两下做调侃,谁知他老鼠见了猫似的,堂堂八尺之身躲在了樊宁之后,磕巴道:“小,小娘子不必客气,薛某举,举手之劳,也不是专门救你。”

    樊宁素来知道,薛讷不喜欢与女子打缠,但这般不懂得怜香惜玉,还是令她瞠目结舌。果然,那少女满脸说不出的失望难过,小嘴一撇似是要哭,樊宁赶忙接腔道:“哎哎,对了,敢问这位小娘子,可是独自一人带着妹妹?两个姑娘家出门,总归有些危险,还是要多加防范才是啊。”

    那少女本对戴着傩面的樊宁有些怯怯,但听她声音悦耳,客气温和,像个知礼之人,便轻声回道:“多谢这位官爷……我是长安人士,独自带着妹妹出来躲一躲,等长安城里的风头过去再回去。父亲本已为我们交了一个月住店的银钱,餐食皆有人照顾,谁知今夜出了这样的事。若非城中混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眼下只能希望风浪早些过去,我们姐妹也能早点回家了。”

    “等下,长安城里出了什么事吗?”听出弦外之音,薛讷眼中这少女已然变作了人证,说话即刻利索起来,上前一步问道。

    在薛讷的注视下,少女脸颊飞红,垂眼回道:“两位出城时可能还没听说,这几日御史在城中四处搜罗永徽五年出生的姑娘。”

    “永徽五年?”樊宁一怔,想起自己亦是永徽五年生人,与薛讷对视一眼,满脸茫然,“搜罗永徽五年出生的姑娘作甚?”

    二百里开外,长安一片澄明月色下,午夜梦回的红莲听到几声极其轻微的拨弦声,心里一惊,起身披上翠色绢纱薄衫,走出堆锦幔帐,只见身穿月白绸袍,头配青玉冠的李弘正坐在古琴前,修长指节不经意地拨动七弦,发出压抑又动人的琴音,声声恰如他的为人。

    他像谪仙一般,邺水朱华般的清朗,却要置身泥淖中,为民生疾苦奋力呼号。红莲就这般驻步凝望着他,说不出心底是何滋味。

    李弘偏过身,看到站在门扉处的红莲,止了拨弦,轻道:“可是我吵醒你了?”

    这几日宫中出了大事,李弘心里不快,无法排解,想见的人唯有红莲,压抑多时,今夜还是没耐住,不请自来。果然,看到她,李弘只觉压在心头多日的大石块瞬间移开,如沐春风。

    红莲迤逦走上前,坐在李弘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