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亮亮的小伙伴蒋琬(第2/3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极远,他既然来了这江夏郡,成了郡守,便不会只做一个平安郡守,如何种田,如何发展壮大,诸葛亮心中已经有所谋划。

    张老三闻言却皱起了眉头,说道:“雷绪,陈兰二人俺倒是熟。俺与大哥在徐州的时候,经常与袁术交战,这二人做了这些年山贼流寇,怕是人心叵测。招不招得来还两说,招来了,怕是也镇不住。而我只是暂时驻扎在安陆,不久后还是要返回新野去的。”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趁着现在荆州敛众固守,汉水通畅。我打算请房陵郡将丁校尉的水军调动过来,驻扎在长江边上。安陆比邻长江,若没有水军太可惜了。”

    “丁奉那小子确实可以。”丁奉做了关平多年的门客,练兵也是很不错,张老三也略知一二,便点头说道。

    “好,就建造一座可以容纳五六万人口,二三万军队的雄城。”张老三拍拍膝盖,中了。

    俺们家的人果然都是建城狂人,从大哥开始,再到臭小子,再到诸葛亮,全都是要建城池的。

    张老三出了城门楼之后,双手反叉腰,对城上城下忙活的士卒大声说道:“儿郎们都打起精神来了。”

    “诺。”士卒们轰然应诺,精神抖擞的修葺城池。

    自从张老三改了酗酒的毛病之后,他与士卒的关系就好了许多,而今士卒也愿意为掌老三效死。

    体力活自然交给张老三这等粗人负责,诸葛亮却是忙脑力活。

    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如何招募雷绪,陈兰为己用,需得要厉害的人去游说,而治理三县,他也需要一个副手。

    毕竟诸葛亮只带着关羽给的几个小吏一起上任的,说是单枪匹马也不为过,手底下没有出色的人。

    诸葛亮思索了一下,从案几上拿出了一张绢布,然后奋笔疾书。写好书信后装入竹筒之中,唤来一位小吏,说道:“速派人送去襄阳,岘山山上的庞德公府上,给蒋公琰。”

    “诺。”小吏应诺了一声,便转身下去了。

    这蒋公琰便是蒋琬了,诸葛亮死后,此人便是朝臣之首,大将军,益州刺史,与后来的费祎,董允被本国人称为“四相。”

    与江东的四英,周瑜,吕蒙,鲁肃,陆逊抗衡。

    蒋琬乃是庞德公弟子,虽然出生在零陵,但是成名之后,一直在襄阳活动。蒋琬比诸葛亮小五岁,二人之所以认识,是因为诸葛亮也经常出入庞德公的宅邸,二人交了朋友之后,蒋琬以诸葛亮为兄。

    诸葛亮在城门楼中待了片刻,便起身回去了郡守府。安陆本没有郡守府,只有县衙。

    现在既是县城,又是郡治。诸葛亮把县衙留给了县令,自己在城中临时建造了一个郡守府。

    来到郡守府之后,诸葛亮便来到库房内观看水车,曲辕犁。

    这两样东西关平让马胜改进出来的,但是直到目前也只是在新野,房陵推广而已,汉中还没来得及推广。

    荆州知道这两样东西的百姓,极少。

    虽然是好东西,但传播速度很慢。

    便是诸葛亮也是去了一趟房陵,才知道有这两样东西,他当即将东西取了来,打算在江夏三县推广。

    有这两样利器,加上十几万百姓,在江夏养兵一二万没有任何问题。

    暂时只能守备,但若是关家出兵荆州,便可以作为偏师袭击南郡。

    诸葛亮是种田高手,方方面面都有考虑过。

    又过了半月,张飞麾下士卒与吏民还是在努力建造城墙,这么庞大的城墙,以这点人手,需要耗费几个月时间才能建造出来。

    城墙还没有修葺好,丁奉与蒋琬就先后来了。因为荆州水军闭而不战,丁奉的水军得以从汉水顺江而下。

    诸葛亮亮在长江北岸选了一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