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太守大人仁德(第2/3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关平虽在米粮山上,纵马砍杀许多人,逼退了荆州大将王威。大军进入房陵地区,也指使甘宁,弄死了上庸申家兄弟。

    但大军入境,不伤百姓一人。

    召集黑户山民下山,开垦田地,劝民种稻。关平虽然初入房陵,但官声不错。至少比申家兄弟,比蒯祺干的好。

    所以关平命张苞,糜威等人在房陵地区征兵,百姓也愿意从之,办事比较顺利。

    若是民心不归附,如何能征召壮丁?

    怕是招兵告示发出去,民众便要躲入深山之中了。

    关平这一次发诸县民夫充作徭役,修整大路。这对于房陵郡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修整了本郡的道路,当然有惠于民。

    所以别看修路的徭役一个个都是冷的哆嗦,干活却是十分卖力,士气其实不错。

    而官府征召徭役,也是许多年的传统了,百姓们不觉得自己帮官府白干活有什么不对。

    而此刻关平却让孙乾给壮丁们发钱,每人每天十个钱当然不多。但是现在是初春时候,民间不忙。

    壮丁们反正也没事可做,官府已经管饭,其实已经不错了。再每天发十个钱,自然是让壮丁们欣喜,并大呼太守仁德。

    这发钱的事情,只是给壮丁们一个通知而已。钱是直接发去了壮丁们的家里头。

    在籍百姓,当然是有家有室。

    房陵城外,张家里。

    张家里边是那天关平在山上狩猎,遇到了姓张的几个猎户,并发出邀请让他们下山。后来张氏的老人,张邦便率领三十二户人家下山,做了房陵的良民,重新入籍。

    关平便在此处设立了一个张家里,并派人帮忙张家建造房舍,分派荒田。此刻是初春,农田还没有开垦。

    官府已经下发了曲辕犁,新式水车。农民们也不是傻子,在官府派来的人演示了一下这两样东西之后,一个个便纷纷掏钱购买了。

    成本价,童叟无欺。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自然可以节省劳动力,可以开垦更多的荒地。房陵,当然也包括张家里的人们,对于房陵太守关平的爱戴,自然上升了许多台阶。

    张家里的人们本都是山上的山民,山田当然不如山下的良田,日子过的苦哈哈的很。

    能回来山下种田,已经侥幸,又得了这两样东西,自然对未来非常憧憬,做事非常热情。

    虽然目前还没到开垦田地的时候,却已经挖掘好了引水渠,只等时候一到,便引水插秧了。

    村中有三十二户人口,他们向官府购买了五架水车。

    上午,张家里一片热闹。虽然还没有到开垦田地的时候,但是人们闲不住,喜欢互相串个门。

    去年的时候,人们都是在山上串门,一想到要开垦许多山田,便是一阵畏惧。因为山田出产不好啊,就需要开更多田,更费力。

    山下的田出产多,耗费同样的力气,却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一个个自然是轻松许多,对未来的日子也充满了盼头。

    在一条水渠边上,放着一辆水车。两个孩子正在水车上踩,水渠内的水被水车牵引,从龙头内喷出,引得围观的孩子们一阵欢呼。

    旁边一块石头上,张氏老人,里长张邦抚须微笑。他是一个花甲老人了,干不动农活了。带带孩子,就成了他的日常。

    以前在山上,屁大的孩子都要干农活的。现在下了山,今年的日子肯定好过许多。张邦觉得应该盖一间草堂,来教孩子们识字读书。

    张邦是个寒门士人,虽然学问不怎么样,但也知道一个道理,只有读书识字的孩子,才有出路。

    “张光,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