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 股权激励(第2/3页)  大国金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的问题等,这些只能私下给沈老板汇的。

    “那边不满意,觉得我不给面子。”

    杨姗道:“还想留个代表,可那些人没一个能做事的,全是想钻营的,就算能做点事的思想也很大的问题,本位主义特严重,留着都是祸害,不大换血是不行的。”

    沈辉问:“怎么样,压力不小吧?”

    杨姗道:“确实有压力,不过还好吧,以前在办公室的时候,觉得工作压力大,到了这边才发现办公室那点压力根本不算什么,我会把沪星机床整顿好的。”

    沈辉嗯了一声,在下属面前要肯定,但该给的压力还是要给的,不能骄傲自满,否则怎么成长,道:“今年就算了,明年一定要出成绩,虽然不指望沪星机床能创造利润,但至少要能活下来,或者产品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也可以,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杨姗虽然没有把握,但还是表决心表的很干脆。

    能不能出成绩现在还不好说,但该有的态度和决心要有。

    知道沈老板最看重的做事的态度和决心,最看不上的是没有信心和勇气,杨姗自然知道该怎么表态,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确实努力过了,就算最后没能出成绩,沈老板也最多骂两句完事,该给的支持还是会给的,但如果连态度和决心都没有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沈辉点了点头,没再说这个,转移话题:“不要光顾着工作,个人问题也得解决好。”

    杨姗有点尴尬,总觉得跟老板探讨这个问题有障碍。

    主要原因还是沈老板太年轻。

    自己都没结婚,也好意思说自己。

    杨姗腹诽了下,也不好说啥,只能点头。

    沈辉随即转移话题,这种事情他也就提醒一下,不好多说。

    坐了一阵,又去了车间参观。

    沪星机床厂子不大,不过三千多职工的厂子委实也不算小,因为是老厂,厂子绿化的还不算,污染是不存在的,之前的管理层虽然把一家优质企业给玩死了,但也不是一点功劳都没有,至少厂子环境建设的相当不错,到处都是绿树成荫。

    说是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也不为过。

    没有坐车,沈辉在杨姗和几个管理层的陪同下步行去车间。

    路上还碰到上班的员工,穿着蓝色工作服,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年轻的没见个,想想也就释然,这种厂子又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厂子,而且是国字头,不会经常招人,没点门路估计想进来都难,看不到几个年轻的面孔也正常,跟那些机器人工厂不一样。

    不过……

    一家高端制造企业如果连几个年轻面孔都看不到,可是有问题的。

    “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啊!”

    沈辉感慨了一声,越发觉得杨姗任重道远。

    杨姗应道:“确实挺严重的,我打算提高普工待遇,多招点应聘毕业生,下力气改善员工的年龄结构,不过有学历的都不愿意进制造企业,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激励机制,想留住年轻人很难,最有效的还是股权激励,准备过阵子给您汇报的。”

    沈辉不反对股权激励,星海投资和星海资本没有实行股权激励,是因为压根就没考虑过上市,而且星海投资也不需要股权激励,星海资本的收入分配方案跟股权激励区别不大。

    而沪星机床这种需要以技术为主导、人才为驱动的企业,没有一套强大的激励机制确实不行,而股权激励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沪星机床不是星海投资,一家没有利润的企业,不可能像星海投资那样,保洁员工资都上万,要想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得让员工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

    想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国金融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