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二章 虎贲军大战日向家(第3/4页)  大唐第一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三百步...两百五十步...就在此时,程处默再次下令开射...一千五百支箭矢组成的黑死箭墙飞射而出。

    你就可以清晰的听到箭矢入体的‘噗’‘噗’之声。

    要知道,李战的克敌弓可是连铁甲都可以射穿,要知道现在的倭岛人穿的是什么...呵呵...这里来说一下倭岛人的铠甲。

    怎么说呢,倭岛也算是少数几个文明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的国家。

    他的铠甲进化,第一期是上古时期~平安时代前期(——10世纪),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主要以短甲、挂甲等形制简单朴素的甲胄为主。

    所谓挂甲,是指用绳索穿连并且层叠甲片,下面的甲片覆盖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铠甲样式。

    奈良时代的两档式挂甲更是日后大铠的前身。而短甲则是将皮革或金属的札片连缀成整体,以保护住主要部分的甲胄。这一时期横跨上千年,但是因为距今过远,所以保存下来的原物并不多。

    第二期平安中期~鎌仓时代(11——13世纪),大铠、胴丸、腹当这些有着浓郁日本特色的甲胄开始发展除了。当时是武士们佩戴着带有铲形前立的严星兜、小星兜或筋兜,脚穿毛沓,骑在马上使用弓箭作战的时代。

    第三期南北朝~室町时代(13-16世纪),是一个政权交替混乱,地方势力膨胀的时代。胴丸、腹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防具较为轻便实用,适合于徒步作战。在这个足轻逐渐代替骑马武士成为战争中主力的时代里,甲胄发展的变革也在酝酿。

    第四期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16-17世纪),在这个辉煌而混乱的年代中,具有坚固,轻便特点的当世具足广受欢迎,成为了主流的甲胄。

    随着被称为“铁炮”的火绳枪的使用,甲胄的样式和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受西洋盔甲影响而产生的南蛮胴也开始出现。样式各异的胴与兜的都在这个年代并存,乃是甲胄的大繁荣时代。

    第五期:江户时代初期~幕末,在德川家康开创了幕府的太平盛世中,甲胄的实用价值逐渐让位于仪式和装饰作用了。

    在文化、文政年间(1804~1830)复古调大铠盛行,而在江户末期,生牛皮涂漆制作较轻便的炼具足开始在低级武士中流行。在江户时代也产生了很多的豪华甲胄并保存至今,乃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飞鸟时代是在奈良时代之后,所以说现在日向家的所谓铠甲就是第一时期时候的铠甲,连个铁甲都没有,你说后果是什么。

    “啊...!”

    “救我,救我...!”

    “父亲我的铁护被射穿了。”

    “这到底是什么呀..!”

    虎贲军密集的箭雨,让对面的日向家军队之中,响起了很多叽里呱啦的语言,程处默等人听不大懂,但是从目前的伤亡来看,对面那些叽里呱啦的声音应该是类似救命的声音。

    而也因为这样,程处默下令,弓箭不停,陌刀手向前一步护住弓箭手。

    不过,也有让程处陌等人惊讶的东西,那就是这些日向家的士兵,凝聚力很强,虎贲军这边已经开射四轮,六千支箭飞出,对方至少被射杀了约千人。

    要知道,这一千人可是对方三分之一的军力,按照正常的情况下,这支日向家的军队应该崩溃。

    但是让程处默等人惊讶的是,虽然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可是日向家的军人并没有崩溃,而是再次杀了过来,这种可怕的凝聚力,让程处默等人佩服不已。

    可是遗憾的是,虎贲军和日向家的军队,实力根本就是不对等,现在的日向家是倭岛第一时间,可是,李战的虎贲军却已经得超过了,倭岛第五时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唐第一长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