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6章 10个G的男人(第3/4页)  大国战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两架,最好是你用01号完成。”包冠华说。

    李战微微点头,说,“我倒不是说非要摔飞机,试飞频率上去之后至少需要两架飞机,这样才能保证试飞工作的连续。不过尽管如此,两架飞机依然还是不够的。”

    “你有办法吗?”包冠华站住脚步问。

    李战打量了一下外场的环境,说,“倒是有个办法,至于可行不可行需要研发团队拿主意。”

    “说说。”

    李战说,“把能够分出来的系统分出来,用其他飞机来代替。我觉得037号歼-7EGGH就不错。”

    包冠华眼前一亮,笑道,“还是你小子脑子灵活。我看是有可行性的,一些航电系统的功能可以分离出来放在这个飞机上进行测试。可是,别的飞机不行吗?”

    “当然行。”李战笑着说,“我主要是考虑到成本问题,037号还有利用的价值,我走了之后飞鲨部队估计不用再用了。与其放着等报废不如物尽其用。而且037号前后进行了多次改进,现在是成洛马厂用于试验舰载飞行技术的试验机,平台是不错的。”

    包冠华哈哈笑道,“拉杆小王子名不虚传,账算得很清楚。”

    “老领导你过奖了。”李战谦虚道。

    包冠华说,“那就这么办。我去协调飞机,你和研发团队研究研究怎么样充分利用起来。”

    李战答应下来。

    包冠华又问,“气象台报告未来几天的天气不会很好,有没有把握做一下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试飞?”

    飞机的定型工作当然包括各种气象条件环境下的飞行,同样的试飞项目,但是所处的气象环境会更恶劣一些。

    李战笑着说,“老领导您知道的,现在部队施行的复杂气象条件下战训标准都是我飞出来的,我当然是有把握的。我正想和您商量呢,利用这些天难得的复杂气象把该环境的试飞工作完成。原来的试飞计划是要进行调整的。”

    “调整试飞计划不是问题,这些工作我来协调。”包冠华说。

    又聊了几句,李战提着飞行头盔往01号黑丝带那里去了。当然不会是现在就037号歼-7EGGH改装为四代机部分航电技术测试平台的事,而是马上又要起飞了。

    和陈铭、易小易商量了之后,李战决定接下来搞最大空速试飞。飞了十个过载后,01号黑丝带的机体没有出现结构性损伤,意味着四代机是能够扛得住这个过载的。这个结果让研发团队大喜过望,证明了他们的设计是成功的。

    机体强度一直是让研发人员很矛盾的问题。如果要增加机体强度空重势必会增加,尽管各种轻型复合材料层出不穷,但是这个规律依然是存在的。一般战斗机能扛得住七八个G过载,极端情况下飞九个G过载也没问题。能够扛得住十个G过载的极少,确切地说在十个G过载之后依然能够正常作战的战机是极少的。

    像苏联的米格-25这样的异类把某几种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更像是用来创造世界纪录的战斗机。

    四代机的出现在航空材料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着的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过去许多年里许多人叫喊的是我国材料工业不过关,导致搞不出先进的发动机,搞不出好的螺旋桨,等等等等。

    这个问题是存在的,材料工业的基石是基础工业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同时在新技术研发上实现弯道超车,最终集中在四代机上爆发式呈现了出来。

    但是研发是一回事,具体用到飞机上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目标是另一回事。今天李战就用了一个十个G的过载证明了他们的成功。

    在强大的信心支撑下,研发团队就敢于让李战继续做最大空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国战隼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