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泰山会盟(第1/3页)  指点江山之杀边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指点江山之杀边塞最新章节!

    五岳为群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长,风景素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松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此外还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历朝历代帝王皆喜欢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圣上将议和定在泰山,未尝没有震慑威压东夷的意思。

    只是,这可苦了秋惊寒,她因病痛一夜未曾好眠,可又由不得她不去,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能明白,这也难怪她始终寒着一张脸,半句话也未说,登山、和谈等需秋惊寒准备的事宜全部由慕致远与关雄等人安排。

    历城前去泰山有一个时辰的路程,这段路程是宽敞的官道,可供马车行驶,因而一出门秋惊寒便窝在马车里,靠在慕致远身上假寐,郑云龙、吕志平、沈黑妞、梁文锦等将军率两千精锐护卫而行。

    而最心疼秋惊寒的人莫过于慕致远,马车里的物什全都是为秋惊寒精心准备的,怕她冷了、饿了、渴了,又怕她发病,随行人员中甚至包括了两名军医,其爱重之心,非同一般。

    巳时一刻,秋惊寒一行与以鸿胪寺卿为首的天子使臣、以江沅为首的地方官员、和以己怀瑾为首的东夷使团在泰山脚下会合。己怀瑾也带了两千军士,如此人数便达四千多,队伍显得浩浩荡荡。

    登山路线选的是红门线,是历朝皇帝的登山御道,位于泰山前山中轴位置,由红门到中天门,然后再到南天门登顶,此路线雄伟险峻,景色壮美,但山高路陡,攀登较为吃力,需经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级台阶方直达岱顶,沿途庙宇、石刻、古树、传说众多,堪称泰山的精华所在。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几位年长的使臣和己怀瑾等东夷使团,虽然年事已高,然而身体极为健朗,比起年轻人丝毫不逊色,秋惊寒与慕致远走在队伍的最末端,远远望去秋惊寒脚步轻盈,胜似闲庭散步,然而只有紧紧握住她手的慕致远才知道她走得一点儿都不轻松,自己手腕上的红痕便是最好的证明。

    鸿胪寺官员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能说会道,一路上妙语连珠,舌灿莲花,本是寻常的典故也被他们添上了神的色彩,简直是不说出一朵花儿来誓不罢休。因而,一路上走走停停,倒也不寂寞。

    到达山顶已是申时一刻,日渐西斜,东夷使团除却己怀瑾俱是累得面无人色。“登泰山而小天下”倒真是名不虚传,俯首可见绿荫如盖,古刹幽深,山崖如削,峭壁林立,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

    两国使团各自拿出议和协议,详细讨论其中条约。那份协议秋惊寒自然也见过,主要包括了割地赔偿、开放通商口岸、减免关税、互换战俘、互通婚姻五项,前面三项与秋惊寒关系不大,最后两项才是她唱重头戏。因而,谈判的前期,秋惊寒并未多加理会两方人马的唇枪舌剑,安心待一旁养精蓄锐。

    寸寸山河寸寸金,双方各据一势,“铁齿铜牙”纷纷现身,时有语惊四座,言辞搏杀十分惨烈。

    而另一边,狐裘不暖锦衣薄,秋惊寒听得昏昏欲睡,看得己怀瑾暗暗称。

    申时末,两方使臣在差点口吐白沫的争论中终于敲定了前三项,纷纷将目光投向始终未发一言的秋惊寒。

    “两国交好,互通婚姻、互换战俘,理应如此。”秋惊寒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慢吞吞地道。

    “秋元帅真是个爽快人,老夫喜欢。”己怀瑾捋须笑道,“贵国哪位公主下嫁?何时换战俘?在何处换?”

    “贵国是战败国,也是贵国请求和谈,凭什么要我朝公主下嫁?结姻亲之好应当是贵国派公主前来和亲。”秋惊寒冷笑,把己怀瑾还没来得及收的笑容冻结在脸上。

    “我朝已再三让步,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指点江山之杀边塞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