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上古绝阵(第1/8页)  指点江山之杀边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指点江山之杀边塞最新章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北地的八月已呈现出一派寂寥与单调,无边落木萧萧下,平添几分肃杀之意。

    自离开西北,秋惊寒便病倒了,日日汤药不离身,神色恹恹,形销骨立,昏迷的时间总是比清醒的时间长,途中大夫换了又换,却没有丝毫起色。但是她执拗得很,不容许行程受到丝毫的耽搁。慕致远也很消瘦,身上的伤倒是好了八九分。

    某天深夜,她忽然惊醒,满头大汗,向给她掖被子的慕致远迷迷糊糊地问道:“黑妞,人死了,是不是就不会痛了?爷杀了那么多人,早就该死了,怎么就死不了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一场战争都意味着生命的陨落,她又怎会无动于衷呢,或许对于她来说胜败都是煎熬。

    慕致远一怔,险些落泪,轻轻拍着她的背,低声呢喃道:“燕北军正等着你,旷达正等着你,圣上也正等着你呢。别多想,天还没亮,快睡吧。”

    她翻了个身,又睡着了,慕致远却睁眼守着她到天明。

    次日,收到张远传来的捷报。西北军大胜的消息传到燕北后,军心大振,梁文锦与莫问联手在潼关斩敌五万,这是北地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燕北军首次大捷。

    秋惊寒当时正在喝药,平静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很显然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

    九月初,秋惊寒一行抵达函谷关,弱不禁风的她已早早地披上了狐裘,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白得像三月的雪。万幸,她到底还是挺过来了,却越发沉默寡言,常常微微阖着眸子冥思苦想,嘴里念念有词,手指不断推演,一出神便是几个时辰。但是,没有人敢去打扰她。

    与在凉州离别时相较,张远变化颇大,两鬓白发新添不少,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带着战争磨砺的干净利落,儒雅中透出几分沧桑与坚毅。

    见到秋惊寒后,先是惊喜,然后眼中飞快掠过了几丝担忧,很显然他也看出了些端倪,最后却什么也没说,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接下来,一边热情地与慕致远寒暄,一边引着众人进入了中军帐。

    众将们正在议事,约百人正讨论到激烈处,纷纷放下手手中的活向秋惊寒行礼。

    秋惊寒在末处随意挑了张椅子坐下,淡淡地道:“这位是朝廷派来的新任监军慕大人,也是御史大夫,与本帅一同从雁门关赶来。”

    引见之语只有寥寥一句话,却是给足了面子。众将恭敬之色立显,一一向慕致远行礼。慕致远也十分谦逊,一一回礼并代表朝廷简单问候。

    “你们继续,爷在一旁听听,雁门关之战晚些再详说。”秋惊寒靠着椅子懒懒地打了个呵欠,丝毫不加掩饰脸上的疲惫之色。

    众将竟然真的就刚才函谷关军队布署与调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黑妞也飞快地加入了行列,唾沫横飞,与一谋士争得面红耳赤。谋士们羽扇纶巾,滔滔不绝,武将们指点沙盘,排兵布阵,不分官职,不分老少,据理力争,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倒是把秋惊寒这个主帅晾在了一旁。

    “军中平日都是这样热闹麽?”慕致远十分新的问道,用胳膊肘轻轻地撞了撞身边的张远。

    “众将平常都有自己的守地,难得聚在一起。很多年轻的将军在此之前只闻名,如今好不容易见了庐山真面目,不分个高低总会心有不甘,难免热闹了些。”张远一脸欣慰,抚须笑道,“集思广益,多多益善。”

    秋惊寒阖着双眸打盹,崔显蹲在她身边嘘寒问暖。

    “慕大人,元帅身边那位俊逸的年轻公子该如何称呼?”张远含笑问道。

    “公子隐,崔显。”慕致远远远地扫了一眼,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淮安崔氏长孙,旷达也未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指点江山之杀边塞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