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大家都知道的事(2)(第1/2页)  邂逅调香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邂逅调香师最新章节!

    TWG的定位算是比较成功,不然一个2008年才成立的茶叶品牌,也没有办法在全球最顶级的商业中心立足。而且TWG很会讨巧,把始于1837写在品牌logo上。

    1837年,是新加坡成为国际茶叶贸易港的年份,和TWG,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调茶师,说起来,也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在君主制时期,英国贵族身份的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拥有一名出色的调茶师。

    从起源上来说,调茶师也可以算是从调香师里面衍生出来的。

    17世纪,茶叶刚到英国的时候,完全是被当成了昂贵的香料中的一种,那时候茶叶在欧洲,绝对是奢侈品。奢侈到什么程度呢?一磅茶叶,需要一个体力工作者至少两年的薪水。

    英国人最常喝的EnglishBreakfast(英式早茶)、EarlGrey(格雷伯爵茶)都是调和茶。

    调茶师也是个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职业。一个调茶师学徒想要出师,至少都需要五年的磨砺。不仅要喝很多茶,还得研究产地、气候、制作工艺、甚至土壤等等的相关事宜。

    一个调茶师厉不厉害,就取决于能不能把不同的茶搭配出同样的味道。

    原料可以不同,结果必须一致。明明换了原料或者配比,消费者买了新茶之后却没有察觉,这就是一个调茶师的成功。

    即便是同一棵茶树,因为每年气候条件不同,最后出来的味道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就使得调茶这件事情,完全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

    当然了,调制新品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黄金法则了。

    调茶师和调香师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调香师最重要的是嗅觉,要闻起来一样。调茶师则是味觉更重要一些,要喝起来一样。

    香港TWG茶的种类,确实要比上海的多了一些,但也到不了一百种,传说中的八百多种,应该就真的只是个传说而已。就算真的存在,可能也只存在于新加坡。

    左再并没有在香港的TWG里面,找到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味道。所谓出差,也一样是个传说。

    左再的香港之行,正事,正事没干成。友,友也没见成。

    …………………………

    左再登上飞机离开香港的时候,霍风的航班也离开了上海。

    “到底是你的错还是我的过?我们才会这样错过?”飞机上的霍风,心里铺满了遗憾。

    霍风回香港时的心情,和来的时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切仿佛都回到了原点。霍风仿佛没有来过上海,“著名的小女孩”仿佛不曾出现在香港。

    霍风忙,左再也忙。

    …………………………

    左再从香港回来之后,接到小耐的电话。

    “Mini-Zai(小再再),你今年会拨冗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吗?”小耐在电话里问左再。

    跟着左再混了这么多年,小耐的汉语水平已经有了长足进步,除了成语水平有时候不太行,正常的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拨冗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成语,但小耐用的还挺像那么回事。所以说,学语言,最重要的还是环境。

    小耐认识左再的时候,喊的是Miss-Zai(再小姐),可是喝冰牛奶长大的小耐,大概是美国老妈的基因太强大,13岁就长到快一米六,比当时已经十八岁的左再还要高一点。

    自从小耐有了身高优势,再小姐就“沦为了”小再再,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

    左再的身高,和她的性别意识一样发展滞后。

    “你毕业的时候,我应该没有这么忙了,不过,我答应的是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邂逅调香师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