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评议(第2/3页)  天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知道了,拖一两年的也有。不过现在很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人们去浪费。

    同行评议自然有其必要性。有时候,一个理论或者公式的出炉,会存在着许多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发现的疏漏。同行评议,邀请同行们进行挑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理论基础的过程。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比不上多个人。

    此刻,有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质疑都是陆景明以往从未想到过的。这让他不得不现场临时做出了许多数据和计算的补充。但幸好,这个理论从整体上还是经受住了苛刻的同行们的考验。

    当最后一名专家也表示自己没有疑问,且认同了陆景明提出来的理论之后,陆景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么下一步,就到了用这一套理论,去验证其余事物的时候了。

    陆景明的这一套理论预示了一个可能,一个人们可以理解的,通过科技手段去抑制黑洞蒸发的可能。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可行而已,距离工程上将其实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人类世界目前为止,解释所处宇宙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但这两个理论却存在着根本的冲突。而弦理论则是试图融合这两个理论的一个尝试。

    弦理论将物质最基本的构成理解为一段段的“弦”,类比一条线段,弦理论认为各种基本的粒子其实都是一根弦而已,只是因为弦的不同震动模式,才表现出了不同的性质,并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浩瀚宇宙。

    将超对称理论引入到弦理论之中,便变成了超弦理论。

    而陆景明一直研究的M理论则更进一步。M理论认为,弦也不是宇宙的本质,它只是“膜”在一维空间中的外在表现而已。

    “膜”在零维空间中就是点,在一维空间中就是“弦”,在二维空间中则是膜。由此,它才有了膜理论的名字。

    而现在,陆景明在M理论的基础上,完善补充了一种通过在更高维空间之中,对三维空间施加影响,以抑制黑洞事件视界对量子场的激发,从而达到抑制黑洞蒸发的理论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究竟可不可行没人知道。但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现有的人类科技水平也根本没有办法验证它。

    但这其实不重要。因为如果陆景明推测的那个神秘组织存在的话,如果巨人所拥有的黑洞,以及引发地球极光的黑洞真的是由它们所制造的话,那么它们一定有办法验证。

    如果这套理论真的可行,而那个神秘组织也真的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抑制黑洞蒸发的目的,那么,理论预测,生产该设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辐射的出现。同时,对于空间所施加的影响,也会造成一种类似于引力波的效应。

    在不确定那个神秘组织与人类距离的情况下,要检测这些辐射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显得不可能。因为它们无法传递太远距离,且容易受到阻挡。但有两个例外。

    其一是中微子,其二是引力波。因为这两种辐射都拥有超远距离传送的性质。

    中微子可以用中微子望远镜来探测。引力波则可以用引力波天文台来探测。

    只要陆景明收集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有中微子与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查找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的数据之中,有没有与自己理论预测相吻合的数据,就可以十分简单明了的判断在地球上,或者地球附近有没有某个组织正在生产黑洞抑制设备。

    如果能确定黑洞抑制设备正在被生产出来的话,那么微型黑洞的来源也就确定了——没有黑洞的话,要黑洞抑制设备干嘛?

    而确定了微型黑洞的来源,那就证明了,自巨人降临以来所发生的那些灾难,其实与巨人根本没有关系,它只是那个组织抛出来的障眼法,用于吸引人们注意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天灾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