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落幕?(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国国主走到面前,迎上去,接过对方口中衔着的玉玺(用黄布包裹),转交给左右。

    又接过左右递来的衣服,给这可怜的少年披上。

    说了几句场面话,安慰一下这个浑身发抖的孩子。

    然后,命人将周国执政宇文护拉来的棺椁,直接推到旁边,一把火点燃,当众焚烧。

    即对投降者宽大处理的意思。

    因为倒了火油,所以棺椁瞬间燃成火炬,火光照亮了周国国主宇文贽以及宗室们那苍白的脸。

    也照亮了宇文护的花白头发。

    他看着那燃烧的棺椁,以及瑟瑟发抖的少帝,心中悲凉。

    巨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

    虽然投降是无可奈何,是为了保住自己及家人性命,但如果有得选,他是不想这样的。

    然而不这样不行,多少人想让他死。

    棺椁在燃烧,宇文护心中的执着,也在燃烧。

    他叔叔辛辛苦苦为家族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完了。

    他背负骂名,辛辛苦苦苦守护了二十年的江山,毁于一旦。

    唉....

    心中悲愤不能过于表露,宇文护只能低着头,听楚国皇太子说场面话。

    却无意中瞥见旁边竖着几个支架,上面斜放着木板。

    有几个文吏站在支架后,于木板上动笔。

    宇文护觉得奇怪:这是在干什么?

    。。。。。。

    开封,皇宫,李笠拿着一份报纸,端坐不动,不住傻笑。

    报纸第一版,标题十分显眼:《关于我儿子在长安东门受降时非常威风这件事》。

    不不,这是李笠脑海中的报纸标题。

    报纸上的真实标题是“周国国主出城投降,官军收复长安!!”

    李笠当然不是现在才知道捷报,但是,公开发行的报纸所刊载的“新闻”,同样让他激动万分。

    标题中,用的是“收复长安”,而不是“攻克长安”,这是一个很讲究的词:

    收复,意味着把丢失的地方拿回来,只有“中原正朔”,才能对长安用“收复”这个词。

    什么是中原正朔?

    汉-魏-晋-宋-齐-梁-楚,代代禅让,天命传承,如今楚国不是“中原正朔”是什么?

    但李笠的关注点完全不在内容,而是结果:我儿威风啊!在长安城外受降啊!可威风啊!!

    就问你们羡慕不羡慕!

    旁边,黄姈也拿着同期报纸,同样端坐不动,笑眯眯的。

    而负责读“头条新闻”的张丽华,手里亦有同期报纸,结束了第五次宣读后,喝几口茶,润润喉咙,继续念。

    皇帝没说停,她就得反复念。

    “我们的儿子,是最棒的!”李笠喜滋滋的说,这话他今天已经说了无数次。

    随后再次翻开报纸,把第二“版”展示出来。

    那是一副画,占据整个版面,画的是楚国皇太子在长安东门接受周国国君受降的场面。

    当然,受限于印刷技术,这幅画的“画风”简洁,白纸、黑线,只突出了几个关键人物:受降者(楚国皇太子),投降的周国国君,拉着棺椁车的周国执政。

    以及楚将甲、周国宗室乙,等等等等。

    虽然线条简单,却生动勾勒出各人之间的形态和神色:

    胜利者对面前投降者虚抬双手,身材高大威武,样貌端正,一看就是正面人物。

    投降者(周国国主)身材矮小柔弱,光着膀子,低着头,口中叼着个小包裹。

    旁边,拉棺椁车的老者,佝偻着背,一副奄奄一息、垂头丧气的表情。

    哪怕是不识字的读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