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猜(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地区),一直往南,便可短时间内(相对而言)冲入关中,直抵长安。

    即便急攻长安不下,但这支楚军可侧击武关道,沔北楚军随后出武关道,长安危矣。

    届时,周国中枢被一锅端,河东、洛阳、汉中、蜀地周军,就会被楚军逐个击破。

    这就是“第五层”战略构想,也不知宇文护能否想得到。

    对方若想到了,还得分兵在夏州方向,于是,兵力越摊越薄。

    若进行针对性布置,就有可能被“第六层”战略构想来个“当头棒喝”。

    “第六层”战略构想是什么?

    是分兵之计,楚国出疑兵,迫使周国在五个方向(河东、洛阳、武关道方向、汉中/蜀地、夏州)分兵。

    这一分兵,洛阳方向的兵力就不够了,于是,楚国真正的主攻方向,还是出虎牢,攻洛阳。

    所以,“有司”操纵那些被策反的周国细作,向周国传递的消息有很多,足以让对方认为,楚军会在五个方向之一,发动真正的进攻。

    周国要守,就得分兵五处,可处处要守,就等于处处失守。

    怎么办?

    好办。

    对于周国来说,以关中为圆心画一个圆,楚军在五个方向可能出现的攻势,其实是外线攻势。

    周国可以利用“内线优势”,聚集重兵于关中,但洛阳也得增兵。

    一旦判断出周军真正的进攻方向,周国关中驻军再迎战,如此一来,就不会因为四处布防而处处无防。

    这就是周国可能采取的应对之策,前提是对方想透了“第六层”。

    然后,就得面对“第七层”。

    楚国皇帝坐镇开封不动,而开封,距离虎牢不过两百里,距离洛阳,不到四百里。

    你猜,楚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哪里?

    “出道”二十多年的李三郎,号称从来没有打过败仗,随时可以“速下”洛阳,那么,周国敢不大幅增加洛阳驻军?

    若不全力增兵守洛阳,洛阳面对李三郎的御驾亲征,能坚持到关中援军抵达么?

    要知道,洛阳所在的“洛阳盆地”地区,三面为楚国包围(东面河南、南面沔北、北面河内地区),本来就难守。

    这是“第七层”,还有“第八层”。

    即李三郎坐镇开封是亲自“诱敌”,故意吸引周军主力集结洛阳,而楚军并没有什么五路大军,主力就聚集开封。

    待得周军云集洛阳,李三郎便带着主力出虎牢,与周军在洛阳决战。

    李三郎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在洛阳地区和周国决战,一战歼灭周军大部主力,随后不费吹灰之力取关中。

    所以,楚国是想先灭周国。

    若对方这么想,就会有“第九层”。

    即楚国其实还是想先灭齐,取河东之地,于是用尽一切疑兵之计,吸引周军主力集结洛阳。

    李笠闭上眼,抬手搓了搓脸。

    这种“计中计”,绕来绕去,好像很烧脑,其实应对起来不是很麻烦:攻其必救。

    周国应该不乏战略眼光独到之人,肯定能提出“攻其必救”的应对之策,执政宇文护如果有魄力,采纳了。

    就会集结重兵于洛阳,做出随时东攻开封、北攻河内(直指邺城)、南取沔北的姿态。

    从周国这边看,如果楚军本意是从其他方向攻齐或者攻周,此后就不得不收缩兵力在虎牢附近,提防洛阳周军狗急跳墙。

    如果楚军本意就是要在洛阳-虎牢和周军决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周军也来个决战。

    说不得这一战,能拱翻李三郎,实现绝地大反击。

    李笠再次沉思起来。

    周国执政宇文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