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撩拨(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晚报”,即傍晚时分、宵禁开始前发行的报纸,之所以选这个时间点,是为了让人们在宵禁开始后,有一份内容丰富的刊物打发时间。

    亦或是让那些在娱乐场所过夜的客人们,有一份谈资。

    但李笠晚上很忙,所以当日晚报经常留到次日早上看。

    现在,他手中报纸的“头版”,就是一则重大消息:突厥大军压境,幽州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大标题,李笠仔细一看,小标题倒还好:官军准备就绪,突厥大军动向尽在掌握之中!

    他没有看内容,翻过一页,看第二版的新闻。

    幽州的军情,他第一时间收到了,并不担心什么,因为夏天时拿下幽州州治蓟城后,就做了相应的布置。

    李笠和将领们判断,突厥人在秋冬季节很可能会袭击幽州,此举主要是探探动静,未必会真的全力进攻。

    当然,一旦楚军应对不当,让突厥人认为有机可乘,那才会导致幽州局势急转直下。

    李笠的注意力很快被第二版的新闻标题吸引:饶州乐安铜矿,今年年产破九百万斤已成定局!

    虽然他不需要靠看报纸来得知这个喜讯,但看了报纸上刊载的新闻,还是很高兴:

    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朝廷不缺铜(相对而言),那么,铜价继续缓慢下跌的大势不会扭转。

    再看其他新闻,多为发生在楚国各地的事件,譬如湘州临湘附近的湘水河段,出现了疑似鳄鱼的水中生物。

    又有邓州穰城前不久发生的灭门惨案,以及河北邺城赛马会开赛日发生轻微踩踏事件等等。

    虽然这新闻的时效性大多在数日乃至十余日,但不可否仍,报纸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消息媒介。

    人们可以凭借报纸,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事。

    所以,各大城池以及商埠,报纸的发行量都在增加。

    即便当地许多百姓不认识字、看不懂报纸,也买不起报纸,却不妨碍他们渐渐养成习惯,跑到茶肆、食肆、酒肆听说书人“说”报纸。

    因为发行报纸的“报馆”,都在有司的管理之下,所以,朝廷掌握了新的舆论渠道,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舆论控制在手中。

    年轻的报纸,已经渐渐成长起来,这种舆论工具不会被士族们控制,却能得到市井百姓的接受,这才是李笠最关心的。

    而且,“训练有素”的报社编辑,可以化身“标题党”,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适当“调整”的新闻报道内容,暗中挑动社会矛盾,引发大辩论。

    譬如,适龄未婚男女两情相悦,却不得父母认可,于是私奔(这个时代称之为淫奔)到外地定居、共同生活。

    那么,当地官府,该不该认可这段婚姻呢?

    或者,适龄未婚男女,在自己暂居的地方有了工作和住处,又两情相悦,那么,当地官府,该不该支持他们在没有父母认可的情况下,在当地合法成婚?

    李笠已经能想象到卫道士们会被这种话题撩拨成什么样子。

    但是,他却希望以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平民,勇敢的跨出那一步。

    挣脱宗族、地域的束缚,涌向江陵、夏口、湓城,鄱阳、豫章、寒山、广陵、建康等支持“婚姻自由”的地方。

    要让各地青壮知道:你们在家乡,找不到饭吃,找不到老婆?没关系,来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作场,有很多女工,官府支持自由婚姻!

    只要两情相悦,成亲不需要彩礼,不需要聘礼的哟!

    不知不觉,李笠看完报纸,吃完早餐,准备去书房办公,经过内外间隔断时,见张丽华候在旁边,心生邪念。

    两人擦肩而过之际,李笠特意靠向对方,忽然吹了一口气,将张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