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打仗,你们不行!(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不破碻磝,攻不入徐州,救不了青州,纵然兵力再多,也无计可施,最后,必然撤军。”

    “朝廷拿下青州,接下来,只要继续守住碻磝地区,就不怕齐军入青州,青州局势定矣。”

    这就是李笠北伐青州的方略,关键点有四个:

    第一,南路官军快速翻越大岘山,主力进入青州地区展开攻势,而不是被人堵在大岘山区,施展不开。

    第二,北路官军(徐州军为主)快速出击,拿下兖州东北的黄河要津——碻磝,并立刻筑垒布防。

    第三,碻磝守军挡住河北齐军反扑,只要碻磝不失,齐军主力就无法抄近路入青州地区。

    第四,徐州必须挡住来袭齐军攻势,并确保入青州官军不被齐军骑兵迂回、断后路。

    这四点都必须做到,才能确保北伐青州成功。

    萧大款及其他宰辅,要针对这四点提出质疑,然而面对李笠,根本就说不出话。

    第一点,数年前李笠就做到了。

    第二点,擅攻的李笠,没有拿不下的城,没有打输的野战,萧大款当年率军收复荆襄,可是受益于李笠的快速攻城。

    况且,李笠连千里突袭、攻入邺城都做到了,谁还能质疑?

    第三、第四点,说到防,李笠同样擅长防御,无论是守寒山,还是抵挡齐军对徐州的屡次进攻,都取得胜利。

    李笠本人,两次面对齐主御驾亲征,无论是守城还是野战断后,都做到了成功防守,能力同样无人可以质疑。

    所以,萧大款等人无法对李笠的北伐方略提出有效质疑,但是萧大款依旧不想让李笠得逞。

    因为他怀疑李笠居心叵测,意图挟持皇帝。

    其他宰辅也有此疑虑,但明面上又不好说出来。

    现在,李笠对北伐事宜说得头头是道,表明御驾亲征根本就没什么危险,皇帝真可以舒舒服服拿首功,立威望。

    且对青州用兵,在朝为官的泰山羊氏子弟,必然担当重任,战后安抚青州各地,也少不了这些人出力,所以李笠是能有人帮说话的。

    宰辅们不好正面反对,怎么办?

    希望在太后,因为太后可以决定皇帝的“决定”。

    这几日,萧大款等宰辅都陆续求见太后,对李笠的提议,向太后当面表达反对意见。

    并委婉的表达了担心:淮北新定,皇帝前往淮北,可能会出意外。

    虽然没有直接点破,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但太后不知是怎么回事,当做没听懂。

    现在,一直默默听讲的太后,看看萧大款,又看看其他宰辅:“诸卿,彭城公的北伐方略,确实考虑周全,可还有疑问?”

    萧大款问不出什么,李笠的赫赫战功,证明其人及徐州军能攻能守,不是他们可以质疑的。

    皇帝御驾亲征,李笠随行,负责实际军务,协调诸军作战,不可能出什么问题。

    而且兵贵神速,如果事情定下来,诸军就要立刻动起来,而不是等御驾过了淮水,才开始行动。

    太后环视众人,见没人质疑李笠的北伐方略,便看向儿子。

    见儿子一脸茫然看着自己,她低声问:“既如此,陛下便御驾亲征,去淮北走一走?”

    “全听母亲安排。”萧询回答,他哪懂什么国家大事,反正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

    萧大款见状心中焦急,看看几位宰辅,只从宰辅眼中看到了无奈。

    仅就打仗而言,他们根本就辩不过李笠,李笠可是连邺城都攻进去过,谁还能质疑李笠的能力?

    李笠明着说,要给皇帝轻松拿大功、立威,让朝廷收复青州,又有谁能正面反驳?

    可,真就让皇帝离开建康去淮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