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专业(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要对得起花出去的无数钱粮。

    哨声响起,演练开始,李笠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兵发动进攻。

    。。。。。。

    夜,巡城的李笠,登上一处巡铺的望火楼,看着东面那火光通明的不夜坊、如意坊及常乐坊方向,颇有感触。

    寒山的夜,能有灯火璀璨如繁星的地方,一处是寒山堰附近的作场区和港区,一处是城东的“商业区”。

    其他住宅区,到了晚上,总体上来说都是一片漆黑。

    夜生活在古代和大多数平民无关,别的不说,就说大规模照明(相对而言)的成本,就不是寻常人家可以承担的。

    而寒山因为可以获取廉价的大量煤炭,所以能够制备煤气,然后以煤气灯照明,大规模照明成本相对较低。

    于是,相继有了不夜坊、如意坊、常乐坊这种通宵经营的娱乐场所,即便是一般人,也能花钱在里面通宵达旦寻欢作乐。

    当然,根据消费不同,能享受的服务和快乐各有不同。

    但即便是囊中羞涩的人,也能在这三个坊里获得一席之地,那就是在拥有“长明灯”的书棚看书。

    书可以在书摊那里租,也可以自己带去。

    这是给贫寒学子的福利待遇,让满是铜臭味的三坊散发些许“文学气息”。

    李笠收回视线,问值守的巡役:“家里几口人?”

    “六、六口...”那巡役是个中年人,有些紧张,李笠笑起来:“都安顿好了?住在哪里?”

    “住下了,就在役坊里。”

    “住得如何?饮食习惯么?”

    “住得好,吃得好,可好了...”中年人渐渐放松,因为李笠一直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官威”。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中年人的经历。

    中年人姓王名顺,淮南钟离人,上无父母,和内人拉扯着四个子女。

    之前一家六口依附在一个庄园,给庄园主干活,什么活都干,年幼的子女也得去割草、拾柴干杂务。

    一年忙到头,累得不行,却也只能勉强果腹。

    后来,主家的恶仆开始给他们下套,想让他们借债周转,于是利滚利欠下几辈子都还不完的钱,最后就会被迫卖身为奴。

    王顺见情况不对,硬着头皮带家人离开钟离,勉强凑够了船费,往传闻中每天都有“今日招工、男女不限、待遇从优”的徐州寒山而来。

    来到寒山,发现这里果然到处都在招工,内人要带着四个子女,没法去干活,于是王顺去做工。

    但他种了一辈子地,不太会在作场里干活,见着轰鸣的机器就害怕,换了好几个东家。

    过了两三个月,靠着打短工的收入,勉强让家人糊口。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子女半大不大,也没法找到像样的活干,这时,正好官府实行役兵制,王顺听了宣传,权衡利弊,就应了募。

    于是,一家人立刻搬进役坊“家属区”,住上了崭新、牢固的“楼房”,房间虽然不大,但好歹每个人都有床睡,不用挤在一起。

    这里的租金很便宜,又有公共食堂,所以住和吃的开支大降。

    又有托儿所,“托管儿女”的费用不高,于是子女们白天就在托儿所和其他役兵子女“上课”,还管饭。

    他内人根据安排,做了托儿所的“保姆”,在托儿所“上班”。

    内人每天带着子女去托儿所,自己顺便“上班”,“下班”后,带着子女回家,一举多得,还能有不错的“工资”。

    没有后顾之忧的王顺,身为巡役,和其他几个同袍在城中巡铺值守,日常职责就是维护治安,以及“消防”。

    维护治安,就是简单的维持秩序,巡夜、给人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