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击鼓传花(第2/4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一坛烈酒要高。

    刘暨认为自己只要多花点心思,这兑换券和“特供商品”,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来。

    得趁着彭城公失去耐心前,多赚点钱,不然等彭城公觉得兑换券没前途、取消后,这样的好处可就没了。

    他提着两坛酒,边走边哼小曲,心情不错,对于兑换券后面的弯弯绕绕,不以为然。

    傻子都看得出来,彭城公想干什么。

    兑换券若被人追捧,被大伙都认为值钱,那么,就可以在里面做手脚。

    本来按规定,准备了多少铜钱,就印多少面值的兑换券,这券转到商家手中,商家就能从官府这里兑换等值的铜钱。

    若大伙都认为兑换券值钱,觉得随时都能兑换铜钱,或许会不急着兑换,而是把兑换券变成等价物,用于各种交易。

    只要赶在期限到来之前,兑换铜钱即可。

    如此,兑换券的兑换时间变长,那么,官府就可以偷偷多印制兑换券,而不需要准备对应数额的铜钱。

    譬如,备好一万贯铜钱兑换,却印一万五千贯面值的兑换券,平白多了五千贯。

    这就是变相的骗钱。

    刘暨为吏多年,惯会算计,也知道很多事情,所以窥破彭城公的小心思:这就类似“当十钱”、“当百钱”、“当千钱”的路数。

    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朝廷用过,以此搜刮民间财富。

    他认为,不止自己,许多人其实也看出来了,只是不吭声。

    彭城公想把纸当钱来用,这种想法太可笑了,不过至少目前兑换券确实是“真金白银”,能买到等价商品。

    但是,这是鱼饵,谁会真的一口咬下去?

    听说彭城公当年是鱼梁吏出身,惯会钓鱼,刘暨觉得,彭城公如今想用兑换券钓鱼,还使出“特供”商品的伎俩,怕是要美梦落空。

    我们就是吃饵不咬钩,你又能如何?

    。。。。。。

    府邸,大腹便便的赵孟娘,拿着一张兑换券,向李笠阐述自己心中的忧虑:她不看好兑换券的前景,而李笠关于兑换券的意图,许多人应该可以看出来。

    既然意图被看出来,那么所谓的“等信用建立后,适当多印兑换券”就不可能实现。

    因为一旦多印,消息不胫而走,兑换券的信用必然暴跌,迅速贬值,然后不名一文。

    “你的想法没错,但是,忽略了人性。”李笠笑道,自己也拿起一张兑换券。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对抗人性,正如没有人可以只靠着闭嘴不呼吸,自己把自己闷死。”

    “所谓的人性,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就是贪欲。”

    李笠晃着兑换券,笑道:“有人好名,有人贪财,有人恋权,有人好女色,有人想儿孙满堂,有人想长生不老,有人想和伴侣厮守一生。”

    “林林总总,不外一个贪字,这是个中性词,不褒不贬,其中,无论贵贱,都免不了逐利。”

    “有一种游戏,叫做击鼓传花,几个人围坐一圈,一人手中拿着一捧花。”

    “当鼓声响起来时,他要把花传给下一个人,譬如传给右边,那个人要把花向右传去。”

    “当鼓声停下时,花在谁手里,谁就要受罚,譬如唱一首歌。”

    赵孟娘认真听着,李笠发问:“如果游戏的奖惩,是鼓声停下时,谁拿着花谁就要断一指,其他人则得十两金子,这游戏,有人玩么?”

    赵孟娘仔细一想,迟疑的点头:“想来,会有人玩。”

    “你在迟疑。”李笠笑起来,又说:“那么,参加游戏的人数,由十个人,变成一百个人。”

    “鼓声持续时间延长,惩罚和奖励不变,你觉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