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为王前驱(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士族和皇族分享权力,结果司马道子父子把权力收走了,士族不会甘心,所谓众怒,想来是士族之怒。”

    “于是,就有王恭屡次兵逼司马道子的事件发生。”

    “王恭第一次兴兵问罪,刘牢之为其前驱,而王恭第二次兴兵问罪,刘牢之倒戈,我看,他是选择了皇族势力,抛弃了士族势力。”

    李笠缓缓说着,整理着思路:“王恭出身太原王氏,恐怕看不起刘牢之的出身,虽然要倚重他打仗,却以粗鄙武人待之。”

    “所以,王恭可以和刘牢之结拜为兄弟,还把精兵交给刘牢之,却只是把他当做走狗,而不是当做平起平坐的自己人。”

    “简而言之,就是士族们看不起这些出身微寒的武人,哪怕要靠着这些武人打仗,也不屑于把对方当人,而是当做狗。”

    “等到事成之后,司马道子父子履行承诺,让刘牢之取代王恭,坐镇京口,掌控北府兵,刘牢之选择皇族,实现了地位跃升。”

    “而桓玄起兵,刘牢之面临新的选择,他若选择为皇族卖命,那就是功高不赏,结局凄凉。”

    “不如来个借刀杀人,自己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岂不妙哉?”

    “而那些等着看司马道子父子倒霉的士族,也巴不得刘牢之临阵倒戈,以便出身士族的桓玄攻入建康,给坏了规矩的皇族一个教训。”

    “于是乎,这帮人的口舌,在刘牢之耳边吹迷魂风。”

    “这一次,刘牢之背叛了皇族势力,投向了士族势力。”

    “结果桓玄入了建康,把持大局,刘牢之想要当黄雀,却发现自己没了盟友,也无人相助。”

    “因为士族根本就看不起他,只是把他个工具人,而皇族..皇族势力被他祸害了,自身难保。”

    “不仅如此,他反复横跳,部下也看不起他,于是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之下,自缢身亡。”

    李笠说着说着,下了结论:“刘牢之看上去像是反复小人,其实是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旋涡,被各方势力耍了一次又一次。”

    “他以为自己能够给自己的命运做主,殊不知,在各方势力眼中,他不过是个工具人,用完了就可以扔。”

    张铤见李笠‘中计’,心中一喜:他故意提起刘牢之的事情,就是借古喻今。

    现在,李笠自己就想明白了,他再趁热打铁,可就事半功倍。

    于是劝道:“君侯,刘牢之前车之鉴,君侯不可引以为戒。”

    方才,李笠一听张铤要说刘牢之,就知道对方的意图,问:“你的意思,是建康一旦乱起来,我不要傻傻的被人利用,变成工具人?”

    “对,君侯切记,莫要重蹈刘牢之的覆辙。”

    张铤继续劝谏,他认为,皇帝、皇太子出事后,诸位皇子之中,无论是谁上位,都不会把李笠当做可信任的自己人。

    同理,宗室诸王侯也是如此。

    又因为李笠的出身寒微,士族们也不会看得起他这个吏家子、粗鄙武人身份。

    所以,无论是谁来拉拢李笠,其本意就是把李笠当做个工具人,用完了就扔。

    那么,李笠若傻乎乎的给人办事,到头来未必能有什么好下场,即便侥幸避过各种腥风血雨,也只会落得靠边站的结局。

    因为,无论是皇子、宗室还是士族,都不会把他当做自己人。

    “有了刘牢之的前车之鉴,宋武帝可就聪明多了。”

    张铤缓缓说着,两眼盯着李笠。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李笠没有回避,迎着对方的目光:“时无桓玄,何来宋武?”

    “会有的,会有的。”张铤笑起来,李笠虽然没有表态,但没有回避,说明时局变化让李笠再也无法装聋作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