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马(续)(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段护甲)、搭后(马身后半截护甲)。

    此外,还有寄生(马尾部向上翘起的扫帚形状装饰)。

    战马自己要披着数十斤重的铁甲,还得驮着重量接近两百斤的披甲骑兵,又要奋力冲锋,这负担可不轻,只有身强体壮的战马才能撑住。

    李笠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攒了六七百匹能披甲冲锋的战马,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以轻骑作战为佳。

    具装甲骑的移动速度较轻骑慢,耐力也远不及轻骑,这是加强防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具装甲骑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军阵(破阵)而不是和骑兵交战。

    李笠觉得自己要对付敌军轻骑都已经很吃力,不可能把宝贵的战马,都用作冲击军阵的具装甲骑。

    轻骑战术更适合相对缺马的军队,有了轻骑的机动力,才能实行更有效的战术打法,或者驱散敌军游骑的袭扰,又或者担任斥候,刺探敌情。

    但没有丝毫防御的战马,在交战时很容易受伤,他缺马,不能把战马当做消耗品随便用,便想着适当加强战马防御。

    于是,弄出了“半具装”骑兵。

    即战马只装备面帘、鸡颈、当胸,没有中部和后部身甲,负担相比‘全具装’,至少减轻一半,马铠只给战马提供正面防御能力。

    李笠这么做,有这么做的依据。

    他尽可能地统计过,战场上负伤、被击毙战马的受伤部位,统计后发现,战马正面中箭、受创较多。

    所以李笠觉得,与其浪费大量防御在战马的后半截,还不如只保留正面防御,即只防御头、颈、胸。

    从“全面防护”,变成“重点防护”,让战马负重减轻、运动灵便持久。

    马铠的样式,除了面帘,由札甲,变成布面甲(有内衬)。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未经过实战检验,不得而知。

    不过至少在跑马场内,半具装的战马,跑动起来还是很快的,耐力也比披着全具装时好很多。

    这种选择,会不会出现“快不及轻骑、防不及具装甲骑”的缺点,导致‘半具装’骑兵变成鸡肋,也得靠实战检验。

    眼下,跑马场里近百匹战马已经披上‘半具装’,开始进行耐力训练,李笠看着战马疾驰的身影,只觉心驰神往。

    徐州的位置不错,可以弄到不少马匹,而且有不少平地可以用来养马。

    所以他已想在办法弄马,买也好,抢也罢,无论如何,都要把马弄多些,然后筹措资金养起来。

    没有火铳兵,靠着步骑结合的强军,一样能横扫天下。

    虽然养马的负担很大,但钱没了可以赚,攒马的机会却不能错过。

    。。。。。。

    新平公府邸,室内骑术训练场,李笠正在进行骑术练习,以确保自己的‘状态’。

    现在的练习科目,名为“绕筐”。

    场地四角各立着一个大箩筐,筐里木桩顶部,放着一个木球。

    李笠策马疾驰,开始按照规定路线绕筐,并要在绕筐的同时,挥刀砍下箩筐中心木桩顶部的木球。

    看上去很容易,但这是要计时的(计时工具为水漏)。

    而且,绕筐时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进行,人或马碰到箩筐要扣分,不能把木球一刀两断也要扣分,哪怕已经砍中了却不能将其砍成两截也是如此。

    这是骑兵训练的一个科目,练的是人马配合、转弯灵活度以及劈砍技艺。

    马速越快,转弯半径就越大,一旦离箩筐太远,就砍不到木球。

    即便砍到木球,若角度和力度不对,只能是将木球‘砸’出去,而不是将其砍做两截。

    若放慢马速,绕圈、砍木球倒是轻松,可完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