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无妄之灾(第2/3页)  乱世栋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此次,庐陵王不止弹劾湘东王,还弹劾了鄱阳王萧范。

    其一,弹劾鄱阳王私蓄兵马,囤积兵仗、粮草,意图谋反。

    其二,弹劾鄱阳王纵容府人鱼肉百姓,勾结郡吏拷掠良民,颠倒黑白。

    。。。。。。

    襄阳,雍州州廨厅事里人满为患,雍州刺史、鄱阳王萧范端坐案后,一双眼睛如刀般划过众人。

    案上放着一卷诏,而鄱阳王的右手食指,不停敲着案。

    在场佐官们噤若寒蝉,即将爆发的萧范,沉默许久后,用极度压抑的语调,问道:

    “谁能告诉寡人,在竟陵搜查逃奴的那些人,到底是谁派出去的!”

    “谁能告诉寡人,寡人是如何指使府人,在鄱阳城里为所欲为,勾结郡吏拷掠良民!”

    “谁能告诉寡人,寡人是如何暗中拉拢江州官吏,把持州郡诉讼!”

    “寡人想说,鄱阳郡是朝廷的鄱阳郡,陛下,会信么?”

    看着一个个低头不语的佐官,萧范猛地一拍案,强忍着咆哮的冲动,大声质问:“陛下让我自辩,让我自辩,尔等想让我如何自辩!!”

    自称不用“寡人”而是“我”,可见这位如今有多愤怒。

    “那个逃奴,据说是要来襄阳,来襄阳向寡人伸冤,结果半路被吓跑了,走投无路,跑到江陵去了!”

    “你们说,说!这件事如何辩解?嗯?寡人到任雍州以来,未有一日懈怠,整顿军务,防备西虏,如今却被人弹劾意图谋反,谋反!”

    愤怒的萧范,已经气得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佐官们想劝,都不知该怎么劝。

    这种时候谁发话,谁就容易倒霉,但不说话,恐怕鄱阳王会气急败坏。

    “大王息怒!”一名官员出列,硬着头皮劝:“大王在雍州任上,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

    “下官等都看在眼里,台使那边,下官必然如实相告,下官认为..“

    他看看左右,其他官员赶紧附和:“大王,下官等愿为大王作证!”

    “作证?作证?”萧范盯着眼前一众佐官,“那个逃奴呢?他如今人在江陵,不在襄阳!”

    萧范发泄着愤怒,佐官们只好默默承受,事情发展成这样,所有人都觉得错愕:这不是无妄之灾么?

    那个王府逃奴贾成,怎么就到庐陵王这个疯子那里告状了?

    此次,不止雍州刺史、鄱阳王被庐陵王弹劾,江州刺史、湘东王也被庐陵王弹劾,眼见着一场风波骤起,佐官们心里捏了一把汗。

    天子向来宠溺宗室,所以,鄱阳王和湘东王倒不至于被怎么样,但一番折腾是少不了的。

    而庐陵王发难,是否意味着春坊那边,要对宗王们有所动作?

    春坊即东宫代称,而太子和庐陵王是同母弟。

    稍微有些门路的官员,自然会对当今朝中局势有所了解,自从昭明太子去世、天子立三皇子而不是昭明太子之子为储君,宗室诸王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

    庐陵王也许是过于热心,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变成一条疯狗,疯狂撕咬宗室诸王侯。

    如今,身为荆州刺史的庐陵王,拿一件发生在江州鄱阳郡的案件小题大做,同时弹劾鄱阳王和湘东王,如此疯狂的举动,太子是否事前知晓?

    考虑到太子和湘东王的关系一直不错,想来庐陵王弹劾湘东王是因为旧怨。

    然而,鄱阳王却不同,鄱阳王和太子及庐陵王的关系不怎么样,被人弹劾意图谋反,也事出有因:雍州刺史一职太敏感。

    毕竟,当年天子尚在潜邸时,就是在雍州刺史任上起兵,顺流而下,一举定鼎。

    过了一会,佐官们见鄱阳王宣泄得差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