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庚字卷 醉里挑灯看剑 第一节 命运之轮再启动(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那么看,杨文弱是翰林院编修出身,现在兵部,他先前说那番话虽然是代表兵部对大人的功绩肯定,但您不也说兵部尚书张大人可能会转任吏部尚书么?若是属实,那说明杨文弱应该是听到了某些消息,……”    幕僚的话让朱志仁心中一动,张景秋会不会转任吏部尚书一事他不确定,但是齐永泰卸任吏部尚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吏部尚书职位虽然多有传言,但是却一直未能真正确定下来。    张景秋入阁未果,那么出任吏部尚书也算是一个补偿,而且兵部左侍郎柴恪本来就一直呼声很高,但是张景秋不动,柴恪就无法接任兵部尚书。    “看吧,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猜测那样,老夫也希望能早日有一个结果,不过这一切可能都要等到明年初去了,蒙古人不退,这些后续事情不处理好,朝廷不会动人事的。”朱志仁脸上浮起一抹忧色,“近日丰润、玉田那边的流民回去的多么?”    “有部分回去了,不过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还是有一部分留在我们这边儿,但小冯修撰不是已经让那位左大人在流民中招募精壮了么?另外迁安和卢龙那边如果铁厂、煤矿、铁矿山、炭场一旦复工和扩大规模,所需要的人手也会大增,估计这也会很快了吧,……”    幕僚的话让朱志仁不太满意,“哪有那么简单?蒙古人一天不撤出关外,铁厂、炭场和矿山都不敢开工,紫英对这帮匠人倒是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也是,若是冶铁秘法被蒙古人那边知晓了,那可就是祸事了,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幕僚小心翼翼地道,“小冯修撰此番立下大功,大人若是要走,不知道小冯修撰接任……”    朱志仁一怔,低垂下眼睑,思考了一下,“理论上可能性不大,他才授正五品不过半年多时间,按照常理两任六年才得有升迁机会,当然他太过优秀,三年一升迁也不是不可能,但这一年……”    朱志仁咂咂嘴,啧啧了两声。    其他人他都可以断言绝无可能,可冯紫英这个家伙,还真不好说。    击退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联军保全了整个永平府这个功劳,名义上是自己承头,但是朝廷里不会不清楚,单凭这一功劳,只要满了三年的,铁定升迁一级,便是没满三年,也能破格升迁。    可就算是他能破格升迁一级,也不过是从四品,自己这个永平知府可是实打实的正四品,一年连升两级,大周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是那大多是朝官特旨,而非地方官。    但除了保全了连朝廷都打算放弃的永平府,协助朝廷谈妥和内喀尔喀人关于俘虏赎回的事儿,也能算一遭功劳吧?    那组织这所谓永平新军出喜峰口去增援曹家寨,难道不算一桩功劳?    朱志仁很清楚,一旦这支军队真的增援曹家寨,保全了李如樟部,进而牵制住了蒙古人在顺天府北边儿的行动,只怕这桩功劳会比保住永平府更大。    “紫英这个家伙,嘿嘿,还真的很难说,或者,他想当这个知府,也未尝不可能,难度么,很大,或许要皇上特旨,但内阁和吏部那边关不好过,……,呵呵,……”朱志仁似乎想到一些什么,忍俊不禁,摩挲着下颌笑了起来,“起码这永平府交到他手上,比交到别人手里强。”    数十骑奔行在从卢龙经榛子镇到丰润的官道上,卷起漫天的黄尘。    虽然确定内喀尔喀人这段时间的心思都放在了把三屯营的所有值钱的物事往草原上般,并无意其他,但冯紫英还是谨慎的派出了多路斥候以防不测。    他可不希望八十老娘倒绷孩儿,这个时候被人伏击,自己现在的命可比什么都金贵。    京营留给内喀尔喀人的百辆大车成了最吃香的东西,这种大车马拉骡子拉均可,占地不大,轮辐坚固,装货不少,当然要过燕山山地也颇难,但对于能拉回草原的这些东西,便是吃些苦也值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