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欺行霸市(第2/3页)  男人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骰子用的瓷器,并且要求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从开始到消亡一共也只存在了十年的时间。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每件古玩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沉醉其中。梁惠凯对古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信心大增,决定小试身手,问道:“叔,平时您爱去哪儿淘宝?”

    穆雷说:“潘家园、海王村、红桥、琉璃厂、报国寺,甚至周边的县市都去。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搞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很难再遇到好东西,这两年去的少了。有时候去逛一逛鬼市,倒是有点乐趣。”梁惠凯满头雾水:“鬼市?”

    穆雷笑笑说:“就是早市。晚清民国,时局动荡,国之将亡。你想,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开始家道败落,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但是他们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北京是皇城,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

    为什么叫‘鬼市’?那时天还没亮,阴阳交替之时,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那儿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梁惠凯一乐,不由得想起丁奶奶来。没准她家祖上的宝贝就让她老爹去鬼市卖了!不过,好歹还留了一处宅院,也算不错了。

    穆雷又问:“这一阵儿还练功吗?”梁惠凯说:“练,只不过是长进不大。”穆雷点点头说:“贵在持之以恒。开国元帅、大将里好多会武功的,最厉害当属徐海东,不过,只有粟裕会内功。《粟裕回忆录》记载,他年轻得过肺结核,家中的长工阿陀教了他一套吐纳功夫,竟奇迹般地一天一天好起来。那时候肺结核就是绝症,没想到半个月过去后,粟裕不但不再吐血了,而且还能到操场上去跑步,很神妙啊!”

    梁惠凯说:“我能混到今天,也仗着手脚利索,对练武功的兴趣比古玩大,不用动脑子。”穆雷一乐,说道:“知识在于积累,谁也不可能生下来就会。”

    在穆雷家狠补了一天明代瓷器的知识,梁惠凯信心满满,决定去逛一逛传说中的鬼市。晚上回家后,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路线,凌晨四点开车去了潘家园。等他到时,市场外面已经有不少走动的人影了。看到有车停在路边,他也把车挨着停了下来。

    进到大棚里,不仅有灯光,每个摊位前也都有自己的台灯。边走边看,有人用卡尺量着珠子的直径,有人用手电打在木头上看上面的棕眼纹路,有人拿起两个核桃仔细对比着看相似度,有人拿起带着些铜锈的小器件仔细查看,来的比较晚的摊主正在摆列着自己的东西,不过,鬼影绰绰的感觉倒是没有了。

    本着多看少说的原则,梁惠凯慢悠悠的往里走。这儿的东西比报国寺更杂,什么老钟表老怀表、三寸金莲穿的旧绣花鞋、鼻烟壶、雕花的研台、笔墨黄纸、老烟斗、蛐蛐罐、瓷器、漆器、各种玉石、金银铜铁锡的各种首饰,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只要是老东西,基本上什么都有卖的。

    走到一个摊位,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男人的江湖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