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5章 大彧快递(第2/3页)  农门贵女有点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是云萝做的那几个小实验而非春日景色,帝后也就明白了云萝大概又做了什么招惹孩子喜欢的事情。

    况且,二皇子说不清,不是还有太子在吗?

    太子照着今日所见,在宫里也演示了一边那几个小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也看得帝后不由称奇。

    他们现在还只是觉得惊奇,殊不知云萝又在计划着搞事情了,还盯上了他们年仅三岁的幼子。

    不过,这件事急不来,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成的,云萝一点都不着急,依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她的驿站上面。

    京城里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挨门挨户的帮人送东西,不拘是大件的家伙什还是小件的书信,甚至你想吃城南的汤包、城北的烧鸡、城东的酥鱼、城西的桂花糕,他们都能给你及时送上门。

    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或明或暗的伤残,身上还带着从战场厮杀出来的悍气,像极了在街上走动的那些卖报人。

    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残兵啊。

    百姓从最初的警惕到如今的逐渐接受,分布在城内各处的驿站也一点点进入正轨,从每天赔钱到逐渐持平再到终于有了收益,这个过程就花费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如今,不止是城内,往城外几百里的州府都开辟出了一条条的驿道,每日往来运送,比官府的驿馆更快捷。

    但对云萝来说,她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赔钱的阶段,为了免于破产,只能放慢扩张的脚步。

    “裘阿婆,您裴城的小儿子又给您寄快递来了!”

    午后,随着天气渐热,长乐坊剑河巷的大梧桐树下坐了一群乘凉的妇人,一边干活一边闲磕牙。突然听到这个话,都抬起头来张望,就看到一个外披着灰色短褂的年轻人正朝这边快步走过来,肩上挑着一副担子,停在了裘阿婆的跟前。

    放下担子,他转身从箩筐中取出一个两尺见方的包袱,笑呵呵的递给裘阿婆,说道:“里头是两身衣裳,还有一封书信,您检查一下,若没问题,就在这条子上按个手印。”

    在他转身的时候,众人看到了他的短褂背后绣着四个大字——大彧快递。

    梧桐树下的人都围了上去,看到裘阿婆打开包裹,翻出里面的两身衣裳,有人羡慕的说道:“您小儿子可真孝顺,这是又给您二老寄东西来了。”

    裘阿婆笑呵呵的,嘴上还要抱怨几句,“我跟他爹又不缺这一身衣裳,年纪轻就是不会好好过日子,这寄过来的花费都能买好几斤米面了。”

    “哎呦,这是儿子媳妇对你们的孝心,跟自己买的咋能一样?”

    梧桐树下比刚才更热闹了,而送快递的小伙子则把贴在包袱上的条子撕下来让裘阿婆按了手印之后仔细收起,然后告辞一声,挑起担子继续送往下一家。

    他的右手缺了三根手指,背上还有一道疤从领口探出了一个头。

    和他一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送包裹的,在这个都城里还有许多,他们身有残疾,生活艰难,却因为这一份送快递的活而有了养家糊口的薪柴。

    一封书信一文钱,两斤以内的一个包裹也是一文钱,五斤内两文钱……

    上午送一趟,下午送一趟,一天挣的钱竟不比店里的伙计、扛活的短工少,也不知有多少人眼热羡慕。

    但羡慕有啥用呢?安宁郡主说了,大彧快递只用为保护大彧流过血、品行良好的兵丁将士。

    郡主还说了,等以后要送的包裹多了,各方驿站也宽裕一些,她还会给他们配上驴车。

    其实,如果能有一辆板车,就已经很美了。

    袁承一身粗布短打,坐在路边小摊的棚子下,把五文钱一碗的清汤面吸溜得“滋滋”响,很快就连汤都见了底。

    放下碗,他拨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农门贵女有点冷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