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杨彪(第1/2页)  回到古代当贤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回到古代当贤圣最新章节!

    第150章 杨彪

    杨彪,因为萧文在很早以前就查看过杨修家里人的资料,因此他知道,这就是杨修的父亲。

    虽然萧文不知道杨彪如果知晓了他儿子未来是什么德行,会不会吐血三升。不过作为一个和袁绍一样,出自四世三公水平家族的人物,能和他合作,对萧文来说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历史上的杨彪,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

    其家族,还是世代研习《欧阳尚》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

    杨彪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

    在熹平年间,杨彪因博学多闻而被公车征为议郎,任内与许多在三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共同续写《东观汉记》。而其中,就包括了刘备的老师卢植。

    后来,杨彪迁任侍中,转为京兆尹。

    光和二年(179年),杨彪得到了黄门令王甫之前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的财物共计七千余万的证据,并把此事告知司隶校尉阳球。

    阳球早就对王甫恨之入骨,于是迅速把此事上奏灵帝,并逮捕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大家都因此欢呼雀跃、拍手称快。

    后来杨彪被征为侍中,相继任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等职。

    中平二年(185年),因为杨赐去世的缘故,杨彪世袭父亲临晋侯的爵位。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以太中大夫职接替董卓为司空。同年十二月,接替黄琬任司徒。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义军起兵,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力争,因而被罢免。

    不久,与黄琬一同被拜为光禄大夫(一说二人得知伍琼、周毖被杀后很害怕,到董卓那里谢罪。董卓也因杀死伍琼、周毖而感到后悔,于是上表推举二人任光禄大夫)。

    十多天后,迁任大鸿胪。随从献帝入函谷关,转任少府、太常,因病罢免。后又任京兆尹、光禄勋,再迁任光禄大夫。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接替淳于嘉任司空、录尚事,后因地震免。又被拜为太常。

    权臣董卓意图迁都时,他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

    曹操挟献帝定都许县后,将杨彪下狱,获释后又任太常。

    他见汉室衰微,便诈称脚疾,不理世事。曹魏建立后,拒绝出任太尉,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

    可以说,杨彪能够在历史上有这种成就,并且没有投靠曹魏,也是一个品格和智慧并重的人。

    对比之下,他的儿子杨修杨彪之子杨修因恃才放旷,再加上政治立场原因,为曹操所杀,简直可笑之极。

    看着周娴,萧文问道:“你知道这个杨彪,现在在哪里吗?”

    周娴点了点头,回答道:“他让我转告你,如果你回来了,明天可以去杨家找他。不过他今天还有别的事情忙,所以你现在去是找不到他的。”

    听到这话,萧文点了点头。

    然后他说道:“嫂子,麻烦你帮我准备下,把我最体面那套衣服拿出来,我明天要穿。”

    杨彪虽然有忠诚这一美好的品格,对此萧文也很佩服。

    但萧文不觉得这个品质,会和宽容有什么联系。

    如果萧文穿了一件破旧的长袍过去,不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态度轻佻傲慢。

    更何况,哪怕在二十一世纪,穿一身得体的衣服去谈生意,也是常识范畴的事情。

    周娴点点头,然后就转身去准备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回到古代当贤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