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 抵京(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两处碑文就足以给牛知府打上赵党的烙印,让他一辈子也洗不脱了。

    牛默罔知道,他这种没根基没出身的货,能当上这个苏州知府,定然是赵公子在背后出了力。他要是再首鼠两端,那就彻底别做牛了……

    县官还不如现管呢,只要苏州知府不动摇,不瞎胡搞,那苏州的局面就不会乱。

    ~~

    因为昆山父老太过热情,赵昊不得不在县里逗留一宿,第二天才上路。也算父债子偿了。

    结果这一耽搁,到崇明时就已经是十一日下午了。

    最晚廿五日要到京师,所以只剩十四天了。

    正常来讲,这个季节因为风向的关系,皇家海运从崇明到天津卫,全程3000里海路,要走整整二十天。

    当然大船队速度肯定缓慢,如果换成海警的快艇中队,十六七天就能到天津。

    但还是严重超时了。而且到了天津,离着北京还有三百多里呢……

    赵·时间管理大师的选择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不经耽罗,直接从崇明北上威海卫!

    这样能整整节省七百里路程!

    之前不能这样走,是因为中学地理知识告诉他,中国沿岸寒流自北南下流动,在北风盛行的冬季头铁北上,是要吃苦头的。

    但他那点儿地理知识显然太浅薄了。这几年,皇家海运、耽罗警备区和江南气象局联合在东海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线探索活动。

    通过无数次的航行与观测,他们发现虽然近海数公里范围内,确实存在从北方直接流向南方的沿岸流。但远离岸边的大海深处,海水在寒流、陆地和长江入海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几个大的封闭式的环流。

    简言之,在后世的黄海海域北部,既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有一个大的封闭式环流,呈逆时针运行……其实那是黑潮冲到朝鲜半岛后,返回形成黄海暖流所致。

    而在黄海南部,即崇明至淮安一带外海,也有一个大的封闭环流,呈顺时针运行,那是丰沛的长江水泄入海中所致。

    所以船只从崇明出发,可以不必深入黑水洋借黑潮去耽罗,而直接靠长江冲淡水相送,沿着黄海南部旋流北上,待到北纬35.3度,东经121.6度左右时,便可再借黄海北部旋流北上,直到威海成山头。

    这样哪怕是在冬季,十天也能抵达天津大沽口。

    只是这个两大旋流相交的位置,位于黄海深处,没有陆标可参照,必须要具备比较准确的测量经纬度的能力,才能利用上这条‘S’形的航线。

    目前以皇家海运和江南海警的水平,可以很准确的测定纬度了,但经度测量方面还不太乐观,也不敢保证每次都会测准。

    好在测不准的后果,无非就是被环流又送回崇明,倒也无甚大碍。

    既然如此,赵公子当然要走一走这条新开辟的航线了。毕竟时间管理想要不出纰漏,运气也是很重要的成分。

    赵公子运气不错,接下来一段时间,海面上一直没刮大风,而且负责为他掌舵的牛长老,也在皇家海运首席领航员的协助下,准确找准了经度,最终只用了九天时间,便把他送到了大沽口海域。

    又用了一天时间,小心的穿过了近海的浮冰,赵公子终于在冰封的大沽河上下船。

    离开广州时,他还穿着单衣,热得出汗,这会儿却用貂裘大氅里外三层裹成了粽子。这会儿也不嫌头发长了,戴着海龙的帽子和耳包子还嫌冷……

    下船后,便见冰面上停着长长一溜冰车。都是当初长公主接闺女时那种豪华版的,车厢下两条钢轨,各由八名脚踏冰鞋的车夫拉动。

    小爵爷、赵士祯、鸡公公、张敬修、朱时懋、孙大午、吴玉等人,还有一大帮弟子,从冰车上下来,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小阁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