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林道乾(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厉行海禁,打击走私。

    林道乾年轻不知深浅,依然顶风作案,替大海主吴平通风报信,结果被人告发,省里直接下文捉拿。他仓皇逃往海上,投奔了吴平的队伍,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海盗生涯。

    他先跟着吴平干了几年,混出了不小的名声。后来吴平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让他出去开分基地。

    林道乾先在老家澄海县南湾聚众,刚开张时不过几十个人、十几条枪。但他凭着为人义气、聪明果决、出手狠辣,加之官军全力对付吴平等大海主,无暇顾及他这种小角色的机会,很快便发展壮大起来。

    不过他真正扬名立万,是在九年前的嘉靖四十二年。那年三月,他突然率战船五十余艘,自吴平的老巢南澳岛出发,攻打福建诏安,并洗劫了县城,然后迅速退回潮州,让闻讯来救援的福建总兵俞大猷望而兴叹。

    之后他利用福建官兵没法跨省作战的空子,在两省间反复横跳,不断发展壮大。直到朝廷痛下决心,决定铲除以吴平为首的南澳岛海寇,派出俞大猷和戚继光联合进剿,起数万大军攻陷了南澳岛。

    值得一提是,那次空前激烈的南澳之战中,骁勇善战的俞龙戚虎遇到了劲敌。吴平的部下皆死战不降,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哪怕跳崖投海自杀,也决不投降。

    他们展现出的战斗意志十分令人震撼,只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百战百胜、正处在巅峰状态的戚家军和俞家军,最终依然惨败,被斩杀超过一万五千余人。吴平仅在曾一本、林道乾等七百余人的保护下逃脱。

    那一战之后,闽粤沿海一带就就有了‘俞龙戚虎,杀人如土’的说法……

    ~~

    徐渭知道,海寇们之所以会宁死不降,其实就是拜当年朝廷背信弃义,诱杀汪直所赐!

    从那以后,朝廷的信用就在海盗那里破产了,他们宁愿死战,也不愿意重蹈汪直的覆辙。

    不过无论如何,那一战之后,闽粤海盗的确实力大损。官军还仿效当初在双屿的举动,不惜工本的用石块和沉船封塞了南澳岛,彻底断绝了他们重回南澳的希望。

    林道乾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退去台湾,休养生息。

    但朝廷军事上的打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根本没有改变孳生走私和海盗的土壤,是以林道乾很快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并与曾一本瓜分了吴平空出的势力范围。

    隆庆元年,林道乾率两百多条战船,浩浩荡荡杀回了老家,很快攻占了澄海县,立寨设港,与入寇广州城的曾一本遥相呼应。

    一时间,广东官场大哗。一个曾一本就数度攻入白鹅潭,打得省城警报频频了。现在林道乾又卷土重来,两头夹攻,这谁能吃得消啊?

    无奈之下,前任广东巡抚决定尝试招安相对劣迹较轻的林道乾,拆掉一个顶在肚皮上的犄角。再命其对付为祸更甚的曾一本。

    林道乾同意接受招安,但要求保留部队,听调不听宣,并把澄海县划一部分给自己作为地盘。

    尤其是成建制保留部队这一条,他是绝对不容商量的。在目睹了朝廷一次次背信弃义之后,林道乾深知,只有时刻紧握着枪杆子,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省里也是病急乱投医,明知道这样不啻养虎遗患,但还是基本同意了他的条件。于是林道乾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他的部队也成建制的保留下来,从海盗洗白成了官军。

    不过澄海县是府城门户,太过重要,不能给他。朝廷便让他移师潮阳县下尾去。

    因为下尾贲临众多海岛,海贼时常出没,百姓也十分凶悍,大都在渔民、海盗、水手三种职业来回切换。

    反正朝廷也管不了,不如丢给林道乾,让他们狗咬狗去。

    谁知林道乾到了下尾,三下五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小阁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