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蔡一林同学(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    这队跑操的男子,正是警员学院的二期生,也是第一批接受完整科目训练的学员。    他们是去年四月报名加入海警部队的。与之前的警员要么出身流民,要么出身沙船帮不同,这一期的学员中,有半数是出身江南各府的民户,甚至军户子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改变,是因为前年年底,大批警员返乡休假造成的。经过长期的军旅锻炼,营养充足的伙食,警员们从体格到气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配上那身设计得体,用料考究的警服,一个个格外耀眼,成为了整条街上最靓的崽。    而且他们回来后就买房置地娶媳妇,自然更是引人注目,都知道他们在外头发了财。    当然也有褚六响那样的倒霉蛋,因为遇人不淑被诬告通倭的。但经过赵公子妥善处理,坏事变好事,开动机器大肆宣传了一波,把褚六响为代表的海警官兵们,塑造成了为江南百姓保护海上贸易安全的英雄。并重点强调了海警的待遇高,而且还在招人。    除了常规宣传外,赵昊还请徐渭将褚六响的故事写成戏曲,在江南各府巡回演出。    在各县开发公司的积极配合下,海警官兵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了一大截。谁家有儿子在外当海警的,立时成了邻里羡慕的对象,说亲的媒人更是踏破门槛。    江南各府自然而然便掀起了一股参警的热潮,去年三月底,集团委托各县开发公司,代为招募三千名海警时,一下子竟有足足两万人报名!    那时徐渭的戏还没写出来,宣传还不到位呢。听说今年三月再次招募海警时,报名人数居然超过了五万!    好在是由江南十府六十一个县里分开招募的。每个县只有平均七八百人报名,还不算太出格……各县的开发公司,每年都是成千上万的招人。招个七八百人只是毛毛雨,完全不会引起人注意。    再说警备区也不是来者不拒,海警的招募标准还是很高的。基本上是参照戚家军的‘四要四不要’:    首先城里人不要……因为城里人滑头不吃苦。    其次,在官府当过差的不要……这些人不好糊弄,而且会带来歪风邪气。    再者,四十岁以上和长得白的不要……年纪太大自不消提,警备区不是养老院。考虑到海军不是消耗品,而是长期服役的技术兵种,赵昊直接提高到了二十岁以上不要。    至于长得白的,户外劳动少,身体底子肯定不达标。有人要说长得白的营养好,潜力大。但实际情况是,哪怕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长期从事艰苦劳作,会极大提升人的耐力和对痛苦的忍受力。这一优点对远航的海员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营养很快就可以补充上去,但耐受力却非得经年累月的锤炼不可,所以赵公子对这条未作改动。    最后就是,胆子特别小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前者自不用说,而胆子特别大的人,往往也不守规矩,容易冒进,这对讲究绝对服从的海军来说,甚至比前者还有害。    那么要什么人呢?    戚继光说,一要纯粹的劳动人民;二要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这都很好理解。    关键是后两条,三要目光有神的人……浑浑噩噩的榆木脑袋可没法教。    四要见了官府就有点害怕的人……这种人老实,容易服从权威。    所以说戚大帅真是古来第一军事理论家啊,活该人家战无不胜,而且每战都是大胜。    后来曾国藩招兵时,就是原封不动照方抓药。既然曾剃头能抄,赵公子自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抄作业了。    只是他针对海陆军的不同,稍做了一些补充而已。比如要求会游泳、不晕船,视力好、听力好、嗓门大之类……为什么嗓门大?在这个舰上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那么小声还想开军舰?    好在报名的人数充足,去年是六选一。今年更是二十个人里才留一个,足以为海警部队精挑细选最合适的苗子了。    除了这种社招之外,赵昊还在江南教育集团下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小阁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