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8章 地方保护主义(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的。而且那些与蚕有关的物资,指定都低价外销个干干净净,不会干等着被封锁在县里,听天由命的。

    “现在关键是不能酿成民变,不然好些人要借题发挥,参我们一本的。”王梦祥也苦笑起来,但他担心的问题与赵昊不同。“高胡子把南京科道换了个遍,新上来的基本都是他的学生,不可不防啊。”

    高拱是嘉靖四十四年的会试主考官,他的众多门生都任满一届知县或者主事,具备了晋升科道的资格。而无论给事中还是监察御史,都由吏部铨选,无需公卿置喙。是以高拱的门生们纷纷登堂入室,成为了前途光明的检察官……哦不,科道言官。

    他之所以把他们安排在南京,而不是北京,主要是因为高拱去岁入京时,曾有言在先不会打击报复,所以不便马上对北京的汪汪队下手。只能让他们先在南京过渡一下,找机会再调去北京。

    高拱的弟子们一是要报答座主,二是要好好表现、争取进步。战斗的欲望和能力都让人十分不安。而江南集团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很难避免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

    ~~

    两人唏嘘了一阵,高拱复出后,一日强过一日的压力,便召集俞奔等人开会,商量出四条对策。

    一是,受灾六县所有与蚕有关的物资,皆由江南集团以市价收购后再处置。

    二是,所有与蚕无关的人货车船,可以离开受灾六县,但要进行彻底消毒……通过喷洒配置的土药水能不能彻底消毒,这赵昊不敢打包票。但只要能让邻县百姓认为,他们已经彻底消毒了就成。

    三是,江南集团和下属各公司,会保证受灾各县在隔离期间的物价平稳,不会出现物资短缺。

    四是,因为隔离无法外出工作者,都由江南集团暂时雇佣,加入抗疫工作。

    这三条对策宣布下去,加上乡绅们极力安抚,各县百姓这才暂时安定了下来……

    抗疫工作也终于得以稳步推进开了。

    在嘉兴府的桐乡三县,马一龙率领八百名农技员,在开发公司股东们的协助下,开始逐村逐户的进行消杀。

    农技员们戴着棉布的大口罩,将马一龙配好的消毒剂装入木桶、背在背上,用竹制的唧筒喷雾器到处喷洒,屋里院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不放过。桑田更是得到重点照顾,每棵桑树都洗过一遍,完全不计成本。

    而蚕宝宝生活的蚕房,更是消杀的重中之重。所有蚕具件件不漏消,地面、屋顶、墙角不留死角。

    喷雾之外,蚕农们还按照吩咐,扫净灰尘,堵塞洞孔;室内外用清水冲洗干净;蚕房地面刮洗干净;然后用20%石灰浆刷白内外墙壁,室内的天棚、地面也不放过。

    最后用硫磺柏熏烟消毒1次,便关门闭户,贴上封条,待夏蚕繁殖前再打开。

    农技员们反复叮嘱蚕农们,日后蚕具不要搬到室外挪作它用,不要用水冲洗。做好专物专用,未消毒的物件不要随意拿到蚕室内,以免病菌侵染蚕室蚕具。

    蚕农们入室工作室,最好也穿专门的工作服,戴布帽口罩,先洗手再接触蚕具……希望这些吃过大亏的蚕农,能长点教训,开始学着科学养蚕、卫生养蚕。

    这绝对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八百人的消杀队伍虽然看着不少,可仅嘉兴这三个县,就共五百多个自然村,十多万户养蚕人家。

    马一龙对消杀要求又很高,必须每村每户都做到‘三杀七不漏’,全覆盖、无死角。结果就是一天能给个两个村子完成消杀就不错了。

    赵昊一看,这不行啊。到年底这三个县都搞不完……

    劝马一龙加快速度,他却坚持‘挂万漏一、前功尽弃’的观点,坚决不同意。

    领导小组只好又改变命令,让已经是熟练工的农技员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小阁老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