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不成也得成(第2/3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朝送来的那个消息说起。

    花朝找到了李氏曾购买镇鬼符的线索,以此怀疑李氏当年对死去的何夫人做了亏心事。可傅锦仪若是想利用这个消息,直接将此事禀报给徐太后是万万不成的。

    根本没有切实的证据,只是花朝一力推测,就算徐太后什么都知道了,也只会认为是她们安定侯府公报私仇,诬陷李氏。再则,李氏就算真购买了镇鬼符那又能说明什么?李氏大可随意找一个借口,晋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多少会牵扯人命官司,从里头挑一个死人出来推说是给对方镇鬼的,徐太后又能怀疑什么?

    横冲直撞不是办法,傅锦仪必须另辟蹊径。

    她想到的主意,说来简单,做起来的条件却十分苛刻。

    七月底正值弘安师父的灵符放出来、众贵妇们争相抢夺之时。而晋国公府的老太君砸钱抢符纸的事儿,倒是真的。

    唯一不同的是,李氏求购的是平安符,并非驱鬼符。

    李氏求购平安符只是因为晋国公府这一年不顺遂,她想求佛祖庇佑,转个时运。傅锦仪派出去的人打探到了李氏的动向后,她给花朝传了一封信,命令花朝亲自动手。

    将李氏求购回府的那一盒子灵符,换成先前预备好的镇鬼符。

    有本事在晋国公府里动手脚的,也只有花朝了。既出身暗卫武艺高强,又曾在晋国公府住过……天底下可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而这还不算最难。

    真正难办的是如何求到出自弘安大师手笔的驱鬼符。

    弘安师父闭关前各类符纸都制了些,但并没有制出驱鬼符——佛教中灵符的种类很多,相比驱鬼,求生子的、求新婚的、求平安的、求官运亨通的,都比驱鬼多得多。香客们想要什么,弘安就做什么,因为时间紧迫也做不出多少,就挑着求的多的做。

    这里面不包括驱鬼符。

    傅锦仪如何得到这一摞驱鬼符呢?若是从别的寺庙里找可靠的师父来做,就算不会走漏风声,但每一家寺庙、每一位师父做出来的灵符都不同。徐太后亲自去查,会发现端倪的。

    思来想去无计可施,最后又求到了致宁面前。

    致宁和弘安是亲姐妹,她帮傅锦仪找着了几年前弘安师父在南边普陀寺里做住持时,剩下的一些驱鬼符。

    这般大费周章,花朝才拿了傅锦仪给的灵符,撤换了李氏求购的平安符。

    可若只是撤换符纸,还远远不够。

    傅锦仪在短短数日内做了更多的安排——为了办成这件事,她动用了徐策留给她的心腹。

    那些人是她身边最后一道屏障,是生死关头的底牌,平常时候不该动用。但傅锦仪深觉,自己到了用这些人的时候。

    如果事成,她很有可能活下去。

    若是再进一步,她能不能把晋国公府连根拔起来都未可知!

    若是徐策知道了,也一定支持她这样做。

    傅锦仪挑开帘子,最后望了望天上刺目的日头。

    她可以安心静候了。她的时间或许不多了,但晋国公府……只会比她更狼狈。

    ***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徐太后破天荒地做出一个决定,回自己的娘家省亲。

    李沣想着自己的母亲有段日子没回娘家了——主要是因着晋国公府这一年乌七八糟的事儿闹得太多,徐太后脸上无光,不愿意回去。遂点头应允,安排了得力的心腹们服侍太后凤驾。

    徐太后乘坐十六人抬凤驾,仪仗所过之地,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争相跪拜,排场极壮观。一早接了消息预备着的晋国公府,也因太后驾临而上下欢欣。

    毕竟,徐太后对晋国公府很久没有一个好脸色了。李氏进宫都会被她申斥,徐荣和徐敏等几个小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