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又遇上了和敬公主!(第2/3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至于方才我们都说了些什么,也不是公主猜测的那般。”

    和敬公主不耐烦地皱起眉头。

    “微臣在数日之前,就准噶尔使臣前来朝拜一事,向圣上进了折子。如今朝堂未稳,匈奴蠢蠢欲动,准噶尔人意欲渔翁得利,如此境况下微臣的确没有心思去争什么晋国公世子的位子。”徐策淡淡道:“至于微臣的祖母和父亲……他们虽然治家不严,却也绝不敢以家事叨扰圣上。方才祖母陪太后娘娘说话,的确只是谈论红梅而已。”

    徐策这话令和敬公主不得不平复火气。

    她的眉头缓缓松开,一双眸子冷冷盯着徐策的面孔。而跪在徐策身后的李氏众人明显大松一口气。

    徐策和她不对付,但是遇上和敬公主这种找茬的人,先过了这一关对大家都好。

    “如此说来,你倒是个纯臣。”和敬公主面色稍霁,随意摆手道:“都起来吧。”

    徐玥战战兢兢地将李氏扶起来。可李氏的位子已经被和敬公主抢了,徐玥只好让出自己的位子给李氏,自个儿和那两位皇妃站在一处。

    “徐爱卿在准噶尔一事上,的确出力颇多。”皇帝朝着徐策点了点头:“未免母后和皇姐误会了徐爱卿,朕就先替徐爱卿开脱了。自朕登基以来,匈奴左贤王以冬日粮草短缺为由,率部下至大秦的边城‘打秋风’,野心昭然若揭。而与此同时,准噶尔使臣携国来访,明面上是与大秦结盟一同抵御匈奴,实则却是索取大批财帛、战马、兵器等。”

    皇帝此话一出,徐太后的脸色也跟着变了。

    她这段日子忙于和陈皇后争权夺利,竟忽视了朝堂的变动。前些日子有心腹来禀报说匈奴抢掠了大秦的边城,她根本未放在心上,因为匈奴地处严寒,每到冬日都会缺粮食,南下“打秋风”又不是什么大事。可她却没想到,准噶尔趁乱横插一脚,明摆着要渔翁得利。

    “那,圣上准备如何应对呢?”徐太后连忙问道。说起正事来,她可就不想再管李氏一众人了。

    皇帝闭目摇了摇头,道:“朝堂人心不稳,李澄的乱贼余孽们在淮南兴风作浪,想必母后已有耳闻。若是强行出兵攻打匈奴,对乱贼们来说不啻于谋反的最佳时机,到时候内忧外患一起,恐怕……”

    在座众人的脸上都白了两分。

    淮南乱贼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徐策将傅锦仪救回京城的时候,一路上就探查出了反贼的行动,后头回来奏禀了皇帝,立即调遣了淮南兵营前去镇压。这种时候,匈奴和准噶尔两国又瞅准了时机,滋扰大秦边城。

    这种事情在李沣篡夺皇位的时候就早有预料!但凡国家内乱,必定会引来外敌的觊觎。

    李沣虽然已经登基称帝,却因为根基不稳,根本就不敢硬碰硬。若是抽调精兵强将攻打匈奴,京城势必空虚,到时候李澄手底下的乱臣贼子们大旗一扯,攻入皇城……

    李沣想都不敢想。

    “正因此事难办,徐爱卿为朕分忧,这几日都是在南房中和几位阁老一道,与朕商讨应对准噶尔的策略。”皇帝看向徐策,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和敬公主觉着自己说不出什么了。她散漫一笑,道:“如此倒是本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徐大司马忧国忧民,的确不是那等不知分寸、君臣不分的人呢。”

    李氏在侧听着,脸上可有些火辣辣的。

    连皇帝都亲口为徐策开脱,可见徐策是当真没有为了争夺世子的位子叨扰皇帝,从始至终在家事上纠缠、还一再求徐太后做主的,只有她和二少爷一派而已……如此一来,恐怕徐太后对她也会心生不满!

    李氏有些后悔了,她觉着自己操之过急,如今反倒衬得徐策是个纯臣!

    而不光是李氏心里起伏不定,和徐策同坐的傅锦仪更是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