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尘埃落定(第2/3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斗,希望他们的矛盾加剧、斗得你死我活、互相消耗势力,就没有力气来反抗他这个父皇了。然而这一次,皇帝对太子和豫王的斗争感到吃惊。

    他所吃惊的不是豫王竟然用这样卑鄙的手段诬陷太子——事实上他早就猜到太子不会杀害七公主。知子莫若父,虽然他和太子感情淡泊,但他也是看着太子长大的,自己的儿子是什么秉性他还不清楚吗?

    在明明知道太子冤枉的情况下,他还以这件事为借口,想要废黜太子,这就是帝王心术了。

    他吃惊的是,豫王太能干了些。能把太子的心腹都收为己用,这心腹还不是一般的心腹。

    阿澄啊,你还真是急不可耐。

    甚至为了扳倒太子,他还对内勾结萧妃母子、对外煽动朝臣废太子。

    这可真是不简单啊。

    皇帝在心里叹息。他的儿子们都一个个地兵强马壮了。

    他却因为患上中风瘫痪在床,连动一下胳膊腿都成为了奢望。他知道,自己怕是活不久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

    皇帝没能废黜太子。

    不论是此前曾亲眼目睹过七公主的尸首的宫人们,还是太子府内被关进暴室拷打的宫人,亦或是和太子妃中毒一事有牵扯的秋女官等人,上百个宫内服侍的奴婢们都在一夜之间由圣上亲自下令,在暴室内被尽数杖毙了。至于这些人口中到底吐出了什么东西,便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圣上的意思谁都明白,这一回的宫闱丑闻,便就此烟消云散、再也不得提起了。

    十月二十五日赵太后圣寿的时候,皇帝大赦天下,顺便宣召了七公主是被白莲教刺客刺杀而死的“真相”,洗脱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冤屈。

    皇后和太子重回宫中。晋国公徐家和太子妃的娘家陈家自然跟着复了官位,其余傅家等朝臣们也都得到赦免。另外,城防营那地方是京城命脉,徐策辞官后圣上并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只好再次下口谕命徐策接管城防营。倒是徐策连忙上折子回绝了圣上,称自身年轻无知,任职以来政绩平庸,不如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来担当。

    圣上看他如此推诿,倒是心中满意,觉着徐家并非那等野心勃勃之辈。然而朝中近年重文轻武,从军的贵族们不多,实在拿不出一个空余的人来任职。圣上只好下旨令兵部尚、安国将军秦大人暂且管着城防营,日后怕是少不得还要请来徐策。

    太子这边的朝臣们堪堪从泥潭里被拉了出来,倒是豫王那边遭了灾祸。就在一日之后,邱皇贵妃却因为服侍皇帝用膳的时候,捧上来的羹汤烫着了皇帝的手,触怒了龙颜,被罚禁足。皇帝恼了贵妃,连带着也疏远了豫王,他命令豫王无事就不要在早朝时站在龙椅的右侧。

    太子上朝时是要站在龙椅左侧的,其余的皇子按照他们实际担任的官职,和臣子们一起站在厅堂里头。只有豫王因为得到皇帝特殊的宠遇,被允许站在龙椅的右侧。

    皇帝剥夺豫王这个殊荣的方式,只是在早朝上头很随意地说出来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却改变了豫王一生的命运。

    ***

    五日之后。

    东宫。

    相比于邱皇贵妃被罚、豫王受到斥责,东宫里倒是一派喜气洋洋。皇后娘娘还做主在东宫设了筵席,请几位皇子和公主们过来。这当然不是在庆祝太子和太子妃沉冤昭雪,而是庆贺太子妃怀上了嫡子。

    太子妃有孕的消息很快就报上去了,再说也瞒不住。她在宗人府里闹的那一出到底让她动了胎气,几日下来都卧床不起。

    温热的阳光洒在太子妃静养的床榻前,屋子里不能更亮堂了。太子妃眯眸喝着一碗枸杞银耳,朝身侧陪着的皇后道:“劳烦母后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