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千秋(第2/3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支的女儿塞进来。没有自己的力量,却要承担太多的责任,这种所谓的工具都不会活得很长。

    尤其……这位太子妃嫁进来的时候才十二岁。年幼的女孩子,什么都不懂,却要面对天底下最惨烈的斗争旋涡……

    当初傅锦仪也和很多一样,认为这位太子妃活不过一年。遑论太子党和豫王党的倾轧,就凭她的出身和年岁,她连东宫里那些争斗艳的姬妾都斗不过,而原配已经育有两个嫡子……

    只是,如今已经两年过去了,太子妃陈氏仍然活着,看那模样似乎还活得不错。

    她能够以俯瞰众生的姿态坐在皇后身侧,间或给皇后添茶布菜,似乎还在同皇后笑说着什么……能够在表面上得到婆婆的看重和其余嫔妃贵人们的仰视,这对她来说已经是难比登天了,而下头无声看着的傅锦仪则对她留了心。

    这是一个有点手段的人——傅锦仪悄声地给她下了定论。

    皇后身侧其余陪坐的贵人们就不陌生了。皇后的嫡女和敬公主,邱皇贵妃和她生的五公主,而萧妃和其余妃妾们都坐到了下头的席位。那些后宫嫔妃们衣着光鲜、千娇百媚,然而她们的面目却很模糊——都在笑,笑得意味不明,让人不愿意去深交。

    傅锦仪轻轻叹了一口气。

    众人小心翼翼地用膳,不多时,前席的高台上头上来两位内监,朝皇后叩拜道:“梨园的戏班子前来给皇后娘娘和各位贵人献曲。”

    梨园是宫里养戏子、歌姬、舞姬、琴师一类人的地方,专供皇室赏玩,凡有大的宴饮聚会都会让梨园献艺。皇后微微点头,那两个内监便传了伶人上来。

    宫里养的戏子和宫外的果然有些不同,他们稔熟宫廷礼仪,唱词又偏重雅、颂的风范,唱的都是寓意祥瑞的曲子。虽然这曲儿比宫外少了几分婉转随性,却唱得气势如虹,倒别有一番滋味。下头傅老夫人第一回听宫里的戏,一时兴致勃勃地,笑盈盈地看着台上。

    而下头许多爱听戏的夫人们也都静静听着,前席皇后与太子妃并几位后宫嫔妃正说着什么趣话,倒对这戏文不大感兴趣。这第一个曲子是寿宴时候都要演的《麻姑献寿》,众人都不意外;等这个曲子完了,下一个曲子却是战国时传下来的《将相和》。

    这《将相和》是老生唱的,那梨园的伶人也算技艺精湛,嗓子浑厚勃发,傅老夫人直听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而等着这一曲献完了,伶人们跪地叩头领赏的时候,上头好几位嫔妃和皇亲们都夸这曲目安排地好,又夸那伶人的嗓子好。下头的夫人小姐们也赞不绝口。

    伶人谢恩不迭,却在此时,上头邱皇贵妃边上的五公主站了起来,笑着和皇后道:“母后,这《将相和》赞颂廉颇和蔺相如两位能臣的典故,的确是个好曲子。只是……女儿近来读了史,看到廉颇那位大将军盛年时征战四方、威仪赫赫,然而到了晚年便被那新继位的赵悼襄王排挤贬斥,郁郁不得志。”

    说着,她轻叹一声:“唉,这戏文里写得恢弘壮阔,咱们听得兴致勃勃。可惜那廉颇却是个晚景凄凉的人,后头的故事可就不那么好看了。”

    五公主清凌凌地站着,这话说罢,四周原本热闹的众人顿时都一片死寂。

    而徐皇后的神色虽平静,那张脸显然也沉下去了。

    这曲子中的大将军廉颇的确晚景凄凉……只是历朝历代手握重权的人物,下场悲惨的大有人在,《将相和》这个曲子赞颂朝臣和睦共同捍卫国家的气节,一贯是被当做喜庆祥瑞的曲目,又有谁会去追究那廉颇晚年的结局呢?

    这个五公主……

    廉颇晚景凄惨,这话往轻里说,是指责这出曲目安排地不周全;往重里说,可不是含沙射影地指出当今圣上年迈且又身子不好,所谓晚景凄凉,和那廉颇不也有相似之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重生之庶女策锦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