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封王!(第3/5页)  魔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镇南关则是原本司徒家所营造的,专门对付楚国的关口,称不上是雄关,因为原本司徒家和楚国是不接壤的,只不过后来随着楚国不断地扩张,这才接了上去,近些年双方边境频频发生小摩擦小战事,所以这镇南关,也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三城先不说,先说这三关。父皇,南门关外小国林立,昔日镇北侯靖南侯率军从此间而过,闻人家却不得丝毫音讯,足以可见这些小国之间情况之复杂。

    此地,当以心思缜密之将镇守,一则,守住晋地南大门,二则,可行分化瓦解这些小国之用。

    虞氏前例在前,成亲王在后,我大燕对这些国中贵戚本就诚意十足,几年经营下来,大可取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镇南关,现在应该在楚人手中,儿臣建议待得战事收尾之际,应顺势将镇南关收回,不留余尾,当命一稳健之宿将镇守,提防楚人。

    而这雪海关,乃三关之首,干系重大,雪原野人经此一役,必然元气大伤,但雪原苦寒,又茫茫之大,野人绝不会放弃再次经略南下的野望。

    故而,于雪海关处,将命一骁勇善战之将镇守,我大燕这些年来如何对付蛮人的话,当以此为例,去削减野人。”

    说到这里,太子顿了顿,继续续道:

    “三关在手,则晋地之大门则在我大燕掌握之中,接下来,这三城,乃是晋地治理之关键。

    曲贺城、历天城,以及这两座城下属州郡府县,当一改先前定制,取文武并济之陈例。”

    听到这里,在座的不少大臣都微微颔首,显然是同意的。

    先前将各地交给军头子去镇守,那是无奈之举,毕竟,对于初占之新地,当以维稳为主,且还需要担心赫连家闻人家余毒反复,且军头驻军兼管地方,也能缓解朝廷押解钱粮的压力。

    但如今既然要打算好好治理,将新晋之地纳入大燕版图,自然需要配上文官。

    有些话,这些大臣来说,不是那么方便,因为燕国和乾国不同,文官对武将,不占上风。

    文武并治,这相当于是在分武将的权,这话,也就只有太子来说,最为合适。

    紧接着,

    太子又面向燕皇,

    道:

    “对此文武并治,儿臣还有一想法,还请父皇斧正。”

    “说。”

    “儿臣认为,若想最快实现对晋地之治,文武方面,尤其是文事方面,当以新法来做。

    上至郡守、下至县令主簿,都当配双位,燕地官员一位,为主,再配以晋地出身官员一位,为辅。

    吸纳晋人为官为吏,可使得晋地快速安定,且明年开始,晋地各级科举,当同大燕一致。

    明年春闱,晋地士子可凭当地宗老官员举荐,赐同举人出身,参与春闱,榜分两榜,以保证册录晋人士子之数。”

    若是此时郑将军在御房里,估计会对太子殿下的陈略感到无比震惊,甚至还会忍不住鼓掌赞赏。

    因为这些措施,郑将军都耳熟,而且,在他所熟悉的历史之中,都被验证过。

    前者是满清入关后的政策,后者是明朝那会儿时的南北榜。

    说白了,就是将蛋糕分出去,吸纳晋地人才、大族、世家进入燕国统治体系,给予这些人上升渠道。

    只要他们舒服了,那他们会帮你把下面的一大众普通晋人给哄舒服了,那大家,就都舒服了。

    历史上秦国二世而亡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秦对六国的统治,还是过于浮于表面,地方官员一批是秦人,再在附近驻一支秦军,就算是占领统治了,实际上下面的官吏等等,还都是六国遗族。

    只不过秦国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因为它做的不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魔临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