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魔威滔天(第2/5页)  诸天谍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再加上手工彩绘,需要花费的钱钞,怕是就抵得上千户人家一年所需。

    而堂中这样的雕像不下数十,更有五百罗汉分列四周,个个造型细致精巧,色泽艳丽,无论立倚坐卧,都仿若真人,神态生动至极。

    “这是炫富啊!”

    黄尚心中失笑,负手前行,来到千手观音座前,四周尽是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一股佛法无边的气势凌空压制。

    毫无疑问,这座罗汉堂,是绝对的佛门主场。

    包子头略显担忧地看了他一眼。

    一路上,她感觉到了若有若无的佛法气息,若是寻常孩童,走入这座大石寺,自然会认为自己是兴致所致,偶然来此,但她却知道,这是有绝顶高手以精神诱导,让他们来到这里。

    但以黄尚的境界,自是洞若观火,他依旧来此,是自信应战。

    不过未等敌人出现,他倒是欣赏起了佛像的手印来,还开口对着包子头道:“佛门自天竺传入中土,最重身、口、意三法,而这手印正是‘身’中最重要的一环,看好了!”

    黄尚一边说着,一边把两掌竖合,掌心微虚,如莲花开放。

    接着两掌仰上扣紧,状如掬水,随后两手反合,十指相绞,变化出种种不同的手印。

    这些手印从小指往拇指数,依次是“地、水、火、空、风”,右手显“慧”,左手为“定”。通过双手十指与内外的贯连为经,修练体内的“气、脉、轮”。

    这就是天竺的修炼体系。

    讲究三脉、五气、七轮,与中原武林的经八脉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极大的区别。

    而这其实才是佛门的“正统”,只是传到了中原后,汲取中原武学的精髓,衍化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包子头不自觉地聆听。

    如果不是黄尚没有半点宝相庄严乃至丝毫敬畏之色,她都要认为是某位佛门长辈了。

    但确实,随着那平静无波的讲述,周遭那原本排斥他的佛学气氛,不自觉地环绕过来,如众星拱月一般,护卫四周。

    “阿弥陀佛!”

    顿时间,隐于暗处的众僧再也按捺不住,浩瀚宏大,发人深省的佛号齐响,数道身影出现,将他围在中央。

    不死印法中的印,无疑是出自佛家,因为石之轩曾拜入佛门两大圣僧门下,偷学佛门精髓,融入自身武学中,那手印便是“外则通宇宙,内则贯五脏六腑,经八脉”,作为桥梁,将石之轩诡的天一真气,发挥到了极致。

    但黄尚不需要。

    武道之极,殊途同归。

    佛魔两门的祖师,本就有过心得交互,彼此之间的武学早有交流,比如天莲宗的莲印,就汲取了部分佛门精髓。

    黄尚如今钻研的,就是物极必反,两极转化之道,他得到阴癸派的《天魔策》后,对于魔门武学的浸淫,已趋至当世第一的地步,佛门的寻常武学,在他眼前自是毫无秘密可言,洞若观火。

    这种千变万化,随心所欲,才是暗中观察的佛门众僧最为恐惧的。

    显然他的境界,已然不受正邪佛魔所限,而是纯粹的自我。

    黄尚看着来者,视线一一扫过,微微颔首:“阵容不错,可惜没有‘圣僧’了无。”

    首先与黄尚视线对接的,是一位神似弥勒佛的高僧,光秃的头顶,隆起的肚腹,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这位就是道信了,只是如今的他,还称不上禅宗四祖,却已是宗师之境,佛法修为深厚无比,原剧情里石之轩就是拜在他门下。

    而面对其他敌人,哪怕是满手血腥的魔门魔头,道信也喜欢说上几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的话。

    不是纯粹的废话,这类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诸天谍影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