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修仙传闻(第2/3页)  悟仙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果赌错了,大不了再接受这位恩师的一番教导罢了。很显然,他赌对了,并时隔多年后,再次得到了这位恩师的赞赏。

    “学生愚昧,实乃侥幸。”虽然心中喜悦,但还是表现出了一副谦逊的样子,再次起身对着言文行了一礼道。

    “你的秉性如何,我自是最为清楚,此地并非学堂,无需如此,说说你的疑惑吧。”言文再次摆手,示意他坐下,并开口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云夜将早已准备好的问题,一股脑儿的问了出来,并将其中一些事情略微做了一番修改,简单描述了一番。不过,对于那一夜古庙中所发生的事情,他只字未提。并非他不相信眼前这位恩师,而是这件事情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说出来,他人又岂能相信。

    时间一分一秒在这座小院流逝着,期间那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并着容貌普通的女子拿着两件宽大的衣袍出来交给老者和云夜并叮嘱了几句,夜寒霜重,早时歇息之类的话,便回到了屋内,男子在灯下研究着一本古书,女子则在一旁做着一些简单的女红。

    男子名叫言海,乃是言文的两个儿子之一,排行最末,与其父一般不喜官场,厌弃繁华,只对治病救人感兴趣,先前言文还在京中做官时,言海便在太医院任职,后来言文辞官,言海便带着妻子随父一并归隐了。

    至于其兄言江,则在京中任官,凭着言文当年在京中的地位,如今早已荣升大学士,身兼礼部尚书,官居正一品。但言海之子却留在京中,与言江之子一并在京中求学。

    虽然隐居在这清溪谷内的言文等人看似日子过的清贫,可凭着父子二人的本事,自然是衣食无忧,偶尔还可以接济一下周遭贫困之人。就比如这座设在院内的小型私塾,言文亲自为村里的孩子讲学,却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虽然村子里的人,送了好几次钱银过来,但都被他们拒绝了。所以这些村民就只好在其他地方,对他们有所帮助。不是主动帮言海在山上采药,就是帮言海之妻共同浣衣,摘菜之内的,所以一家人的日子倒过得也算是其乐融融。

    当那轮明月,被一片黑云遮住后,言文终于停止了讲解。

    云夜起身再次向着言文行了一礼,并说道:“多谢老师今夜不遗余力,为学生解惑,学生定当铭记在心。”

    “罢了,老师已然老了,未来的路要怎样走,还是得看你自己。”言文也站起了起来,看着云夜感慨道。随后在云夜的搀扶下,向着里屋走去。

    走至门口时,言文停了下来,看着云夜再次说道:“我再送你一句话,勿忘本心,方得真我。”

    云夜点了点头,在心头认真品味着这句话。

    这一夜,云夜毫无任何睡意,躺在客屋的木床上,思索着言文今夜所讲,虽然心中的疑惑未曾尽数解决,但已然去了一半。

    辗转至寅时,起了身。借着明亮的月光,留下了一张字条,悄悄的离开了宅院,离开了清溪谷,离开了海名郡。

    十天后,与东平郡相邻的北邙郡内,一家中等酒楼,靠窗处,云夜正坐在桌旁,看着窗外的街景,喝着杯中小酒。

    他本来打算直接返回江月河宗,带着小月前往东海,但自从那晚言文为他讲解了那些他所知道的一些奇异事情后,他还是打算先去求证一番。

    那夜言文提到了一个特殊的名词“修仙者”,这类人与普通凡人不一样,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激发自身的潜力,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能力,轻则行走江河如履平地,甚者飞天遁地无所不能。据言文所说,世上的确存在这一类人,但周国境内不知为何,好像并无这类人的存在。而他之所以对此有所听闻,是因为在其年轻时,曾经行经这北邙郡内时,听一老人讲过,那老人说他在这北邙郡内见到过一个奇怪的人。

    那人披头散发,疯疯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悟仙策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