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2章 黄雀伺蝉(第1/4页)  南宋异闻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南宋异闻录最新章节!

    第302章 黄雀伺蝉

    瀛州,南海。

    整个码头上,挤满了大船、小船、巨大的简陋的竹筏。

    一队队士兵,把用绳索串成了串的男男女女向小船和竹筏上驱赶着,更有满载着绫罗、金银等贵重器皿的一口口箱子往大船上搬运着。

    那些箱子五花八门,规制不一,明显是从百姓人家搜罗来的,有的简单,有的华贵,还有把衣柜、倒放的床榻等充作箱子的,有把巨大的花瓶塞满金银的。

    这些,都是从瀛州掠夺来的。

    人人都知道战端一启,瀛州百姓势必遭殃。

    但是,就算杀死了皇帝、占据了北方的唐傲也不曾想到,他所选择的这个联盟伙伴胃口竟然出地好,仿佛一只饕餮,什么都吃。

    能拿走的,他们都拿走了,只要搬得动。

    他们所过之处,比蝗虫过境还要可怕。

    民间有句谚语,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意思是土匪过来掠夺,就像梳子一样梳理了一遍把家里的财物掠走,但是匆忙之间,必然有漏过的。官兵过来掠夺,那是堂而皇之的,时间充裕,细细地掠夺,那搜刮的就比土匪还要仔细了。

    至于碰上个大贪官,那就更加的惨,一路搜刮过去,就像剃了头似的,寸草不生。

    可三山国人来了,那就不只是掘地三尺了,他们是把掘出来的土都带走了。

    人家是掠财,他们把人都掠走了。

    他们从海边登录,配合从北往南打的唐傲,每攻陷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就会变成一座空城。

    钱财,没了!物资,没了!家什器具,没了!牲畜家禽,没了!

    人,也没了。

    他们用刀枪威逼着当地的百姓,一家一家地迁徙。

    叫他们用笼子装起他们的家禽,用箱笼盛装他们的财产,用他们的畜牲驮运这些箱笼,由这些百姓们驱赶着前往海边。

    海边有往返不断的可以巨量装载的大木筏以及大小船只,不断往复运输。

    海上风浪大,小船和竹筏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意外,但大部分是能够安全抵达三山的。

    于是乎,三山隶属各个部落的势力不断地向前推进,在他们过境之后,一座城池顶多剩下几个老弱病残,孤魂野鬼一般满城游荡。

    问题是,不但粮没了,就连大部分住处的门和窗都被卸走了,他们赖以充饥的只有老鼠,连野狗野猫都找不到一只。

    很快,老鼠也饿死了……

    三山求援的消息是分头送来的,也就是说,是由各个部落的领袖分别送来的。也只有他们能指挥调动本部落的人马。

    得知三山告急,后院起火,各个部落的兵马立即放弃北进,急惶惶地开始返程。

    实际上这一路打下去,能掠夺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是一座座储备充足、城高墙厚的坚城,虽说一旦打下来获利也极丰厚,但那些城太难打了,恐怕要付出巨大代价,每打下一座坚城都得数月之久。

    这也是三山兵马轻易放弃的原因。

    但尽管如此,已经被他们占据的地区,却是全部搬空,能拆的都拆走。

    比如有位城主大人家族几百年来不断扩建修缮,已经金壁辉煌的一幢宅邸,那房顶的承尘用的是上好的木料,由巧匠雕琢了极华美的镂饰花纹,也被苏家那位将领叫人全拆了下来,准备运回去给他老祖母建一幢华屋。

    因此一来,整个沿海,到处都是兵、都是民,都是要返回三山的船只。

    由于还有大量只要能漂在水上就行的大竹筏,它对水深要求不似大船一般苛刻,所以类似的景像,不仅仅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南宋异闻录最新章节 下一页